所以新晨科技不上市,老干媽不上市,排名最靠前的民營企業華為,也是不上市的。
沒有錯,華為也沒有上市,如果華為上市那是可以瞬間擁有沖擊全世界前十市值的能力!
不過華為實際上也不好說,因為華為是全體員工持股的,上市的話……利益不好分配。
不過這些沒有上市的公司為什么不上市?
為什么?
就拿葉新晨的新晨科技自己舉例,第一、自己本身產品競爭力十足,甚至是遙遙領先,所以新晨科技不怕任何對手能夠吃掉自己;第二、利潤率不錯,當然是何止不錯,內置AI手機管家就有三百塊,而且還有皮膚錢……嗯,所以現金流非常的充沛,不需要任何投資和銀行貸款;第三、新晨科技口碑也不錯,又是當地的納稅大戶,沒有任何勢力敢逼著新晨科技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實際上做事情就是這樣,葉新晨白手起家的時候,并沒有一個人半個人來給新晨科技融資,等它發展壯大了,想著摘果子分一杯羹的人倒多了。
資本這個東西,從來不會雪中送炭,只會順手牽羊,看你壯大了,就來求著入股,然后上市,最后圈錢走人。
你想想,銀行也總是求著那些不缺錢的人貸款啊。
就比如老干媽,老干媽創始人陶華碧也曾經說過,以前有領導和證券機構來和她談上市,她一口回絕:“要錢沒有,要命一條”。
她堅決的不上市是因為上市對于老干媽來說,其實沒有半點好處,只是得了點名聲而已,還要被大資本操控,到時候要老干媽發展這個產業,收購那個公司,把股票炒上天,然后各路資本套現走人,割的都是股民的肉,背黑鍋的最后只有老干媽。
讓子彈飛里說的好,先讓豪紳們捐錢,老百姓也就跟著捐了,豪紳的錢如數奉還,老百姓的錢三七分賬。
那為什么還有那么多公司上市呢?或者說為什么要有股市存在呢?
那是因為很多企業目標良好的情況下,如果要擴大生產、研發新產品、或者說占領市場,是需要融資的,股市本來的目的,就是為了這個。
股市這檔子事情,本身并不是壞事,股市最早源于大航海時代的荷蘭,當時荷蘭人要搞海上殖民擴張,要擊敗西班牙和葡萄牙,但苦于沒有龐大的商船和艦隊,于是就成立了一個東印度公司,這個東印度公司,在殖民地擁有軍隊等一系列配套設施,相當于就是一個國家。
但東印度公司也沒有這么多錢,怎么辦?
他們就向全社會募集資金,荷蘭是個商人組成的國家,幾乎每個人都希望國家能夠在殖民掠奪戰中獲勝,每個人都能從海外貿易中分一杯羹。
于是男女老少踴躍支持,就連神父修女都趕到東印度公司的辦事處買股票,當時的股票和現在還不同,就是一個記賬本兒,在本子上寫上:某年某月某日某人,買了東印度公司多少股票。
就這么一個野蠻生長的方式,荷蘭人把它玩出花兒來了,他們總共籌到了六百五十萬,有了這筆錢,他們就開始建造龐大的艦隊,四面出擊,在海上擊敗葡萄牙,壟斷貿易權,賺了個盤滿缽滿,十年之后,東印度公司才給荷蘭的第一批原始股東分紅。
也就說,第一批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十年間并沒有收到任何利息和回報,那么他們怎么能夠忍得了的?
這就要夸一夸荷蘭人另外一項偉大的商業發明了——股票交易所。
1609年,荷蘭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從此之后,資本就是可以公開流轉的了,所有持有東印度公司股票的股民,都可以在股票交易所里進行交易,增持、減持、轉讓都可以,把股票換成現金。
而東印度公司在海外的迅速擴張也讓荷蘭的股市異常繁榮,以至于四百多年前,就有一千多名專業股票經紀人在阿姆斯特丹搞金融了。
荷蘭能夠在短短半個世紀的時間中,從一個剛剛獨立的小國,一躍成為令人恐懼的“海上馬車夫”,東印度公司的貿易額占了全球的一半,他們開創性的現代金融體系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