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戶外活動,才是對眼好,你們就天天帶著關關和歡歡在屋子里頭,那眼睛能好嗎?肯定不能好啊。”
“媽,你從哪看的亂七八糟的啊。”葉新晨笑了笑。
嚴霞瞪了葉新晨一眼,“什么我從哪看到亂七八糟的,這是事實,新聞說的,你現在也是大老板了,也不知道多看看新聞。”
嗯,小孩子們一般來說,的確是要在戶外活動,因為戶外活動不僅利于幼齡兒童身體發育、大腦成長,也能很好地預防小朋友近視。
美聯邦曾經有個著名的“盲貓實驗”,研究者把剛出生的小貓咪的雙眼用布包起來,四個月后,研究者發現,小貓咪雙目失明,眼睛已經看不見任何東西,無論研究者如何采取辦法挽救,都已經無濟于事。
之后,科學家們在人類小嬰兒身上也發現了相似的情況,如果一個小嬰兒從出生后就一直身處昏暗的空間,寶寶們的眼睛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成長,近視或其他眼睛疾病便輕易地發生了。
所以,這就是為什么要在戶外活動的原因。
只不過在過去,科學家們認為近視是因為遺傳、眼疾等方面原因導致的,可事實是,這些仍舊只屬于特殊的原因。
現在的社會,戴眼鏡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隨著近年來越來越多孩子近視,科學家們也是找到了最新并且非常確定的原因——缺乏足夠的戶外活動和光照,是如今孩子們近視泛濫的主要原因。
這個原因跟上面的盲貓實驗有相似之出,小朋友在幼年時期,眼睛和大腦屬于高速發育階段,缺乏足夠感官刺激,相應的大腦神經元便不能很好地成長,“缺陷”便發生了。
視力研究學家凱思琳.羅斯等人曾經有過一項研究,他們用當地的小朋友與別國的小朋友對比,發現兩地孩子的近視情況相差很大。
當地孩子的近視率,每100個小朋友中才有3個近視;而在別國,每100個小朋友竟然有29個近視。
所以羅斯等人認為,相比起別國,本地孩子每天的學習時間雖然也不少,可是他們的戶外活動時間也比較多。
當小朋友有較多的戶外活動時間,眼睛視網膜接收到較充足的光線時,幫助視網膜釋放多巴胺,孩子眼睛內的眼軸拉長,不僅很好地預防近視,還保證孩子眼睛的健康發育。
所以,如今如此多的孩子近視,直接原因不是因為看動畫片、看繪本、盯手機的時間過長,而是戶外活動太少。
“是是是,我不知道看新聞。”葉新晨也不想和老媽嚴霞頂撞,因為他覺得老媽嚴霞竟然說的有道理,好像這個確實是主要原因。
不過,主觀想的不可能那么輕易扭轉的。
“有空多帶娃娃出去玩玩,轉轉,那不遠不就有個娛樂設施嗎,帶著娃娃去玩玩,就行了。”嚴霞說道。
葉新晨聳聳肩,笑了笑,“知道了,媽,這不是我今天在忙嗎,下次,下次一定。”
“下次,下次,就一天到晚的下次。”嚴霞也是翻了翻白眼,“下午我和你爸已經帶著關關歡歡在外面玩了一圈,指望你們啊,那就一直整天待在屋子里面吧。”
王曉雪也是從樓上下來了,聽到了嚴霞在說,也是道,“對,媽,我也要讓新晨出去轉轉,他可不想動。”
“你就是懶得。”
嚴霞接著又是瞪了一眼葉新晨,今天好像成了說教葉新晨的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