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什么是全雙工……
全雙工作為一項通訊傳輸術語,指可以同時瞬時進行信號的雙向傳輸A→B且B→A這種。
具體指交換機在發送數據的同時也能夠接收數據,它采用點對點連接,這種安排沒有沖突,因為它們使用雙絞線中兩個獨立的線路兩者同步進行,就好像我們平時打電話一樣,說話的同時也能夠聽到對方的聲音。
而放在語音Al的設計和使用上,全雙工的意義在于,我們隨時都可以插話。
坦白說,葉新晨也是一個在產品使用中很會挑刺兒的人,就是因為很清楚智能語音行業的問題在哪,所以葉新晨一開始才會做關于AI智能手機管家的軟件應用程序。
至于車載的智能語音,葉新晨很疑惑,沒有能夠達到在手機上面那么靈活,當然了,葉新晨在網上曾經看到一個測試企鵝云小微智能車載語音系統的視頻。
在那個視頻里,測試者采用了各種極端、苛刻、甚至有點變態的測試需求,比如說一次性的對語音AI提出不間斷的五六個問題,其中包括導航、天氣查詢、新聞查詢、歌曲播放等等,但特別讓人覺得不明覺厲的是,AI并沒有打斷提問,同時準確的識別了測試者的每一個需求。
而這還沒有完,更變態的是,測試者還和車里的人模擬了一次聊天場景,中間穿插了一些向語音Al發問的需求。
一個令葉新晨稍微有點吃驚的結果是,語音AI竟然可以精準的識別出哪些是他們聊天中問對方的問題,而哪些是問它的問題。
可以說,這個對車載智能語音的測試視頻,基本展示了現階段智能語音交互上最讓人舒適的體驗。
而如果回溯一下技術細節的話,必須說這一切的基礎底座必須是全雙工技術。
因為有了全雙工技術,用戶才能自定義喚醒時間:三十秒、六十秒或者九十秒。
這樣的好處在于,我們和語音Al之間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對話,而不是每次都再字正腔圓的叫出它的名字。
而在全雙工的基礎上,語意識別、響應速度、交互體驗、指令識別等軟件、產品設計、生態、算法上的整體完成度,其實更是衡量一款車載智能語音在細膩的可使用度上的關鍵細節,在這一點上可以說企鵝云小微在車載系統上的表現做到了可圈可點。
也正是因為這些體驗上的貼心表現,在葉新晨看來這才是車載導航真正應該有的樣子。
對于智能語音全行業來說毋庸置疑,全雙工必然是發展方向,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展開更好的交互體驗。
當然了,在肯定當前產品力的同時,依然存在完成度不夠的問題。
所以這就是葉新晨也需要去解決的問題,有一點困難,但是難度不是特別大,畢竟已經有AI手機管家作為前提了。
不過在智能語音的人機交互的實際測試體驗中,必須無限逼近人人交互的階段才可以,其實這就是在人工智能領域被廣泛討論的圖靈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