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后來那老女人卻在洪易已經進入初級催眠師的精神力下敗下陣來,自身也搭了進去。
趙家要鏟除洪易,而洪易也在這時候,得到了元妃推薦去軍中的一封筆信,這是洪易春闈前前去軍中建功立業的打算,然后再一舉高中。
現在還在過年時間,整個大乾王朝陷入了一片歡騰之中,只不過在這一日,皇帝楊乾在內閣之內收到了一封靖海軍的奏書。
這封奏書說的是,海外有一個叫大明的國家派出了自己的艦船,這大明的艦船想要進入大乾境內和大乾進行貿易,希望能夠獲得相關的文書,這本是一件很尋常的事情,可為什么皇帝楊盤會單獨將這本奏書從浩如煙海的奏章之中拿出來呢?
這就是因為靖海軍的大統領,顏震在這封奏書之中夾雜了自己的一封密函,密函上詳細描寫了這海外大明國停留在大乾邊陲之地的艦船的具體樣子,并且做出了評價。
顏震的密函上稱,大明國前來大乾訪問船只,長百丈,寬十丈有余,其船體全由百煉鋼打造,船能日行千里,上有水兵三五百人,利炮三四門,每門炮造型特意和尋常艦炮不同,船身速度每日千里,來如影去如風,大明艦船上,還有鋼鐵飛舟數架,此飛舟可被人操控飛上天際,具體有和功效不知,大明艦船隨僅有一艘,但我靖海軍若是想要將之拿下,就得耗費三至五倍艦船兵力將其拿下。
顏震還在密函上配了一張水墨畫的軍艦圖,要是有地球人在場,就知道那畫上出現的,正是一艘驅逐艦。
同樣,在內閣之內,幾位內閣大學士也一同傳閱過了靖海軍的這封奏書。
“皇上,此海外小國妄自稱大,我大乾若不敲打一二,則大乾諸多屬國使臣將生二心啊!“
朝廷兵部尚書方義最后一個將奏書放下,隨后對坐在幾位大學生面前的皇帝楊盤認真道,“我大乾以中土九十九州立天下,這才將國號乾稱之為大,此海外明國我和幾位大人不曾聽過名號,想必乃是新立之國,這新立之國并未獲得我大乾認可,又敢來我大乾面前妄自稱大,前來貿易,這已經是國格之爭了!“
方義乃是方家之人,乃是中土世家之一,此中古傳承至今的世家家源留長,可追溯至中古諸子,而方義更是百圣之一的方圣后人,在朝廷之中話語權也不小。
“方尚書所言極是,我大乾立國于中土天州,怎可認同此海外明國前來貿易之書呢?若是同意,那豈不是說我大乾就認可了這不知從何地冒出來的明國為我大乾同等之國,那海外神風,琉夏,等二十八國也效仿明國,派遣一船只,武裝充沛,自稱一國,于我大乾公平貿易,這豈不是亂了綱常?“
禮部尚書李神光也在此刻站了出來,對皇帝楊盤道,“陛下,除非我大乾之人知曉此明國底細,否則不可輕易與明國公平建交,如此一來,就不長歪風邪氣。“
“方尚書,李尚書所言有理!“
“此明國妄敢在我大乾前以大稱為國號,我大乾若縱容此事,那將后患無窮。“
朝廷其余幾位尚書和有資格在這里商議的幾位閣老也全部點頭,表示李神光和方義二人說的是對的。
如今大乾六十年,也于草原云蒙帝國簽訂了永不動刀兵的契約,已經是鼎盛之際,大乾自成為天州之民,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都已經將自己從外表到內部視為了天朝上邦,這個時候,從海外來了一個自稱為大明的國家前來建交,想要貿易。
這些大乾的頂級人員就覺得這不知道底細的大明未免狂妄,自成大字,此為不敬。
“臣認為此明國,理應將大字去掉之后再與我大乾商談貿易之事。”
吏部尚書也開口,只不過此刻他向皇帝楊盤開口道,“此事如何,還請皇上定奪!“
此刻,皇帝楊盤才將靖海軍大帥顏震的密函放下,隨后他將密函放下,反而看向了洪玄機,問道,“太師,你看此事如何?”
一個紅衣太監在此刻將皇帝楊盤的那份顏震密函遞給了洪玄機,洪玄機僅僅掃了一眼,而后點了點頭,“皇上,此事就依照兵部尚書方義之意,我大乾天州不可讓其他無名小國妄自稱大!”
“不過此事還得做好兩手準備,請陛下讓靖海軍做好部署之同時,調遣冠軍侯楊安,前去,冠軍侯年少有位,聽說也成就了武圣,自身實力深不可測,萬一有什么亂象出現,冠軍侯一人足矣力挽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