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了到時候賠錢就是了。
而除了這些之外。
在排除掉前期投入之后,生產一輛這樣的車,也就虧個四五千萬美元。
這道不算是什么了。”
“……”
謝金的話音傳來,車內,阿爾和瓦莉莎,全都有些震驚無言的說不出話來。
倒不是謝金這個思路和方法不行,不能夠實現。
也不是這個思路和方法沒有價值,不能夠成功。
關鍵問題也不是這個。
而是,這個公司,怎么看都根本就不賺錢。
不說這個公司了,只要去看看那些歐洲的獨立豪車品牌,現在過的多慘就知道了。
蘭博基尼,阿斯頓馬丁,瑪莎拉蒂,有一個算一個。
除了法拉利,保時捷這種背靠大集團的,活的還算滋潤一點之外。
其他的有一個算一個,哪個不是苦巴巴的守著盼著,然后過苦日子的。
為什么?
因為要維持高逼格的品牌和跑車,就需要足夠高的品質和性能。
而足夠高的品質和性能,就需要足夠強悍的團隊,材料,技術,這些全都缺一不可。
而且你為了維持高逼格,還不能夠比別的廠商差太多。
不是你獲得了品牌之后,就可以完全躺著賺錢的。
這不是的,有錢人都是很精明的,并且有辨別能力的,沒有那么好忽悠。
沒有一定的價值,你的給他的感官不行,哪個豪車不是買,人家憑什么買你的?
然后這就造成了一個后果。
頂級豪車品牌,為了維持高逼格,必須要大投入,各方面頂級的專家,材料,技術研發和投入都是錢。
而后面,人家還在一直競爭,追趕你。
你不能停下來,不管賺不賺錢,都必須持續要大投入,研發更加尖端而且高效的技術。
但是你豪車,一年也就賣那么幾百上千輛,各種高端的技術,往上整。
結果利潤率根本就不夠!
雖然單價高,但是他跟量產民用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第一,你見過多少同時代量產民用車。
用前置發動機,無極變速箱,四驅,流線型車體,前置后驅,剪刀門,這些五花八門的技術的嗎?
是這樣不香嗎?
很顯然不是的,因為一個字,耗錢。
第二,你的量產車,每年生產多少量?流水線壓低多少成本?一輛車就多少利潤率。
你能夠投資多少資金利潤研發?
但是你在看跑車呢?
他那生產線產量,還凈是各種高端材料技術,定制配件,超級團隊。
有的省,能省得下來嗎?
最后,這些原因綜合之后,就造成了一個后果。
明明超級跑車很有逼格,明明超級跑車各種炫酷。
明明誰都喜歡,但是他就是不賺錢,甚至要不斷虧本。
而如果選擇不虧本,不下苦心,那你還就造不出來超級跑車。
然后就是死循環。
沒錢造不出,有錢造出來死虧錢,然后更加沒錢,沒人愿意投資,一堆人還在瘋狂攀科技樹,跟你競爭。
除非是被收購了的超級跑車品牌。
借住大集團的資源,研究室,還有研究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