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件事,等到這學期結束,我會組織一個聚餐,我們大多數人雖然只能相處不到半年的時光,但是人生又有多少個半年呢?”
“有句俗話,五百年修得同船渡,大家相聚在高一二班更是緣分。”
“我希望我們在彼此的人生不是過客,至少應該下次見面時能叫得出對方的名字,能以高一二班同學的身份聊上幾句,而不是你來自市一中,我來自市二中。”
蘇夏的聲音平淡不驚,還夾著一絲傷感,受到他的感染,高一二班大多數學生心中也泛起了幾分涼意。
十五六歲的青少年肯定做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相反,這個年齡段的人,不分男女都容易被外界的環境喚起內心的情感。
大家笑,我便跟著笑。
大家哭,我雖然不好意思哭,但是心里也會不好受。
蘇夏的話讓很多人回憶起了前不久的離別,回憶起了和老師、同學們依依不舍的場景。
情懷是一種不可描述的美好回憶。
于是讓他們感受到了情懷的蘇夏,理所應當收到了十分熱烈的掌聲。
這一次,不僅是外校的學生,很多市一中的學生也在用力鼓掌。
文茂林注視著講臺上這名年紀不大的學生,腦海里陡然冒出了“少年老成”四個字。
輕微嘆了一口氣,他走上講臺說道:“既然大家都已經演講完畢,那么就讓我們正式開始投票,還是請江溪月同學統計。”
說完該說的話之后,他又一次回到了原位置,手指依舊輕輕敲打著蔣欣怡同學的課桌。
而高一二班的學生則拿出筆,在小紙條上寫上自己心目中的最佳人選。
=
蘇夏在班長那一欄毫不猶豫地填上了自己的名字,其它班干部人員則是寫上他認為最合適的人。
劉行簡雖然也很快就把除開文藝委員和班長的名字寫好了,但是在面對這兩個選項時他卻犯了難。
抬頭看了一眼李雪兒,發現凌曉茵也正在回頭看著自己,他輕吐了一口氣,然后在“文藝委員”下方寫上了凌曉茵的名字。
最后是班長,擱在過去,他會毫不猶豫地把自己這一票投給競爭對手。
但是剛才那熱烈的掌聲讓他心中里有了幾分顧慮,萬一對方最后正是憑借自己這一票打敗自己,那么自己不就成了傻瓜。
想到楚漢之爭是劉邦戰勝了項羽,劉行簡深呼吸一口氣,提筆在上面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做完這一切,他趕緊把小紙條折上,因為不想讓別人看到他自己投了自己。
這樣是會被笑話的。
和猶猶豫豫的劉行簡不同,陳子白則是毫不猶豫地在“文藝委員”和“班長”下方寫上了李雪兒和劉行簡的名字。
倒是其他班干部的人選,他思考再三后才最終確定下來。
李雪兒有一點跟蘇夏很像,都是毫不猶豫地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不過又有一點不同,看著“班長”這二個字她遲遲動不了筆。
潛意識她是想投給蘇夏,然而想到對方對自己那種愛答不理的態度,她又不想熱臉去貼冷屁股。
但是她也不想投給市一中的劉行簡,畢竟自己再怎么也是實驗中學的人。
想來想去,李雪兒最后決定一個人都不選。
和李雪兒一樣,蔣欣怡也是唯獨沒有在“班長”一欄下方寫上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