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思索一番。
點了點頭。
“方今大帥被封王不久,雖然被封為吳王,但是對外仍然稱大帥。”
“小明王的那點心思大帥也是再清楚不過了。”
如今的這金陵城中百姓猶在惶恐之中。
“此時正需要吳王設立一個典型。這個典型必須與政爭無涉,但卻要足夠討喜,能讓百姓看到過上好日子的希望。”
“眼前的這位世子……正是最佳人選!”
徐達考慮問題一向周密嚴謹,他能肯定,就一定是考慮過各種情況。
“不會引起懷疑猜忌,引起禍患?”
“這便是天公作美,緣分所在了。
若是吳王做了好幾年,那么突然設立其他的王定然惹來非議。
吳王是無權分封他人為王的,除非自己是皇帝。
但現在顯然不合時宜,平兒既沒軍工,有沒名望,如今金陵城百廢待興,上位有些不守陳規的舉措,弄個閑職誰也不會懷疑的。”
上位雙眼放光。
那就太好了!
先以義子的名分收了平兒,再暗中給他安排力量。
如此時日一長,再與平兒相認,相信也不會引起天下嘩然……乃至要改立平兒為儲,想來也不是什么問題!
上位一旦決定的事,輕易不會再變,至于牛一平的府邸建在何處,反倒是小事,無需多慮。
比起這些……
上位倒是也沒忘了今日上午過來,寶劍被一斬而斷之事。
這寶劍是他收藏于寒泉閣的,原本是就是別人所獻,謂之曰天子器,請吳王收下。
對于這樣諂媚的禮物……
上位是真不想收,但也不得不收。
不想收的原因,和“不得不收”的原因,其實都是同一個。
送禮的那人據探子匯報是蒙元朝廷派來的,有意拉攏朱元璋,可是孛兒只斤之一。
如此一來,這事情更加清楚了,怪不得小明王著急封朱元璋為吳王呢。
孛兒只斤是皇帝血統,那可是不敢得罪,竟沒想到送如此質量的劍糊弄咱,這回朱元璋真是看清楚如今朝廷的這張嘴臉了。
東周開始便綿延下來的千年世家。
但同時,孛兒只斤和歷代貴族的其他世家一樣。
他們根本就沒把朱元璋放在眼里,先分封爵位,但沒有實際的用處,乘其不備關門打狗,真是打的一手好牌。
小明王雖然有旗號,其實早已名存實亡了。
……
面對歷史的看法,上位的觀點,完全相反。
所以上位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橫豎自己這邊的人都是自己家鄉的兄弟,他們這些寒門子弟,或者李善長劉伯溫這些文人圈子邊緣的山野散人。
自己本來就不是靠這些貴族起家的,如今蒙元朝廷要拉攏,那只能明面上答應,其他的事情走一步看一步,兩邊都不能得罪,不管是哪邊的臣子,自古講究的是忠義。
現在看來打江山最終靠的還是自己,干嘛要靠別人的施舍?
真心表忠心,人家未必相信,不管信不信已經是功高蓋主了,老明王已死,小明王能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和權利都不好說,不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寄托在這天下共主小明王的身上了。
但他這么想,自然就不為小明王所喜。
一來二去,如今的上位,和蒙元朝廷,掌握軍權手握重兵的其他義軍們,實際完全是水火不容的態勢。
相互之間的信任已經完全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