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知道,常十萬你先聽我說完。這科舉的事情一出,你想想誰最開心?”
“誰最開心?自然是所有人啊……”
“這可真是普通同慶啊。”
“況且常十萬你可是上位最信任的人,也是上位跟前經常走動的人,今天的事情鬧的再厲害,你老人家再袖手旁觀,在上位的眼里那可都是可以原諒的,況且……
“這樣一來,今天的這場戲那是越看越明白了啊,你想想百姓人人都可以參與,他們感激還來不及呢,怎么會鬧事呢?”
“是不是這么個理?”
“這……難道不是嗎?”
常遇春感覺唐勝宗話里有話,但他一時也想的不是很明白。
唐勝宗淡淡的環視了一眼,這群聚集鬧事的眾人。
“當然不會。”
“什么是老百姓,在這幫有錢人的手里,跟他們有關系的,或者是沾點邊的那才是老百姓啊,在和平時期或許這幫人會有所收斂。”
“但是在這如今的亂世之中,不僅不把百姓放在眼里,跟他沒關系的任何人他們都是不放在眼里的,何況百姓了,在他們的理論視野中百姓壓根就不算人,天生是這些人的工具。”
……
“這……這不是枉顧天道嗎?天下哪有這等人?”
常遇春覺得這種思維想法簡直是荒唐透頂了,這些人竟然如此的膨脹囂張?
“要是通過科舉,把這樣的人放入軍中,大肆的賄賂收買,價值導向正確的搞不好當場就把這玩意活活掐死了。”
“哎……這文官選起來就是麻煩,總不至于到時候再選拔的時候詳細的調查人家的家底吧,這恐怕是讓所有的人都有種調查城中奸細的感覺。”
“與這想比之下的武將就不一樣了,基本上都是從底層開始,即便是混入什么人,不立戰功,沒有軍功最終還不是沒有什么建樹,壓根就影響不了全局,更不會影響到他人。”
“所以在武將的選才上根本就不用擔心這些,文官始終是一件大的事情,不僅僅是現在,從以往的朝代來看無不如此,況且開放的還沒有唐朝的科舉制度那樣,范圍之廣,影響力之深。”
“像是漢末時期,魏武帝曹操選才,不問出身,唯能者賢者皆可用之,不同于以往的舉薦制度。”
“舉薦?這個我倒是知道,舉孝廉制,是漢代實行選拔人才的制度啊。”
“孝廉?常十萬,你還是太善良了啊。”
唐勝宗不滿的看了常遇春一眼,“漢代,別說是孝不孝廉,便是手中人命無數,惡貫滿盈之輩也能舉這個孝廉當官。說來說去,還不是看家中長輩厲害?這就是這些世家鞏固自家勢力的說法罷了。”
“這……”
“所以上位下達了科舉的事情后,現在明白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反對了吧?”
常遇春算是徹底明白唐勝宗的意思了。
此時在想想,再看看這群圍觀鬧事的人的這副丑惡嘴臉,真是一下子頓悟了一樣,沒想到古人所講的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是真真切切的發生在了自己的身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