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鐵勒的彎刀還給譚從文,“這也別忘了給鄉紳們,和太守看。有了它,能省好大一筆過路費呢。”
雖然東旭內亂,舊朝皇帝早已經被縊死宮中。新朝未建,皇帝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但這也畢竟是東旭人自個兒的事兒。
鐵勒趁著這個時候,大肆進來燒殺搶掠,可不是火上澆油,往他們東旭人臉上啪啪扇嗎?
所以無論是梧州城、渝州城,還是其他大小城池,都立了個新規,只要是殺了鐵勒的,進了城,都會受到太守、鄉紳和百姓們的優待。
太守,自然是一城之主。
亂世容易形成割據局面。太守們沒有直轄上司,自己就是當地最大的官。
至于鄉紳,則主要是由當地科舉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當地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鄉或長期賦閑居鄉養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梧州城比較有影響力的人物。
別看這些人都不是在朝廷里運籌帷幄的那批人。
在梧州城,他們就是土地爺。人人都得敬著。
不然,可得有大伙的好果子吃。
譚從文知道規矩,連連稱是。
守城大哥見譚從文知禮數,懂進退,便放了他和他的鏢隊入城。
但譚從文卻沒急著走,而是問,“我五弟的情況,大哥您也知道。三年前看貨途徑淮水一帶,遭遇了鐵勒襲擊,至今下落不明。不知,渝州城城主,可有我五弟的消息?”
這譚老大年年問他的譚五弟,守城大哥都熟諳了。
“暫且還無。不過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不是嗎?”
“是,是。”三年了,譚從文早已經習慣了這個回答,心中倒也沒起什么波瀾。
眾人朝守門大哥道了謝,依次進城。
只不過難民中,有好些沒有路引的,便被阻隔在了城外,不允許他們入城。
吳婆子,姜生一家,趕緊把戶籍和路引拿出來給守城大哥看。但他們因為拿不出過路費,便被守城大哥拎到一旁,仔細盤問。
瞧守城大哥盤問的那樣兒,估計不詢問個半日,這伙人怕也是連腳都踏不進去一只。
賀娘因是與譚青青一起,反倒是免于被搜查了。
進了城。
大伙兒把馮氏一家全須全尾地送回到了梧州城,臨了,馮家老爺支付了譚從文五十兩的尾款。
譚從文將其中五兩銀子,平分給了鏢局兄弟,又拿出了十兩,打算分給譚氏小輩。
“榮柏,一兩。”譚榮柏接了一兩銀子,束手在旁站著。
“松柏,一兩。”譚松柏接了銀子,緊跟在自個兒大哥身后。
“云星,二兩。”
“摘星,二兩。”
“青青,四兩。”目前為止,譚青青得到的例份最多。
也不等自個兒和二弟的娃說反對,譚從文就緊接著補充,“給青青四兩呢,是因為他們五房剛收了三個娃。按人頭來算,這給的也不算多。”
譚老大道,“所以這次請大伙兒吃飯的,還是二房云星和摘星。等會兒醉仙樓下館子,你倆請客。”
譚云星,“……”
譚摘星,“……”
譚云星舉手,“我揭發,五丫收的三個娃,不想改譚姓。”
“不改譚姓,就入不了宗室族譜。入不了族譜,咱譚家人,也沒道理養著陳氏幾個!”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