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她又公然得罪了董氏,把人家的打手雜役,送進了牢獄。
也不知渝州城的布坊,能不能迅速反應過來。知道她是他們董家的死對頭,然后將她防于門外。
譚青青覺著,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差,趁著董氏掌柜,反應不及,迅速采購一波。
就算布坊買賣布匹,會記賬。
但等這家掌柜把賬本交上去,再查賬時,或許早就是一兩個月之后了。
等他們再來找譚青青算賬,譚青青手中的絹布,恐怕早就被使用的干干凈凈。
既然已經決意要去購買絹布,譚青青便對陳安道,“你既然受了傷,就在家里好好養著。沒必要不要隨意外出。等我回來。”
一聽譚青青又要出門,陳安便目有憂色,“青青姐要去哪兒?做什么?”
“董氏布坊。買些布料回。”
譚青青道,“整個渝州城要想買入布料,都繞不開董家的布坊。我趁著他們業下的人來不及反應,先將我們家要買的布料,全部買了。省的之后再被他們掣肘。”
“你們三兄妹的衣服,也不夠穿吧?把你們三的尺寸給我。”還有賀娘,院子,和摘星的尺寸,她也要。
至于譚氏其他人,譚青青可以先購買穿衣被褥用的布料。等他們需要去裁衣時,則可以把壓箱底的布料拿出來,找人去裁剪。
所以說,一個東西被一家壟斷,就是這點不好。你得罪了對方,就只能接受被對方制裁。
一個行業,起碼得有三家,四家甚至多家存在,這個生態鏈才是健康的。
不然,百姓連貨比三家,隨意挑選的資格都沒有,還談什么生活的幸福感?
既然譚青青要,陳安便也只好給了。
譚青青拿了尺寸,再次跑到了董氏的地盤。
這董家業下的布坊掌柜,果然還不知道董家上頭發生了什么。
畢竟他們家主子,現在壓根就沒空來管自己業下的生意。
人家還在府衙跟李太守掰扯官司呢。
所以這貨,還在這兒跟譚青青嬉皮笑臉的,“喲,原來是青青姑娘。怎么這次不與你那姨母一起來啦?”
上次沈梅蘭和譚青青來董氏布坊采購布匹,給這位丁掌柜治下的鋪子,帶來了好些收入和提成。
丁掌柜當然要把譚青青當成是送財童子!
所以他這個臉呀,笑得都快皺成皺包子了。
譚青青倒是回應的平靜。
“馬上不就快立冬了嗎?這家里的棉衣啊,料子什么的,都缺。春夏的也要。所以你這反季的布料,應該比正春夏的時候,賣的便宜點吧?我趁著今兒,也全都買了。省的我春夏時,又要掏錢來你這兒買。”
聽到是大單子,丁掌柜笑的就更甜了。
“哎喲。雖然咱鋪子里,現在賣的春夏料子是比上半年賣的便宜。但是這料子款式,已經落后了。明年啊,還有新料子出來。您是貴家的,總不好穿去年的圖樣款式吧?”
譚青青眉頭一皺,不怒自威,“家里又不是只有我一個人。總不是還有雜役丫鬟嬤嬤的?我給錢,你出料子,就這么簡單的事兒,不要左顧而言其他,磨磨蹭蹭的。”
這位,上次來的時候,還是好說話的很。
咋這回來了,他多說兩句,反倒是惱了呢?
丁掌柜想不到原因,便只好先按照青青姑娘的要求,將自己手底下的料子,都呈給譚青青。
譚青青瞧了瞧,首先華麗的料子就被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