廝殺聲,鮮血染紅了村莊,婦孺小孩都沒能逃過性命,衣不蔽體的四歲小女孩,臉上沒有童真,只有迷茫與期望,能有人將她撿走,做誰家的童養媳或者丫鬟,也是不錯的結果。
身穿甲胄的兵痞們漸漸走遠,女孩卻還是不敢將頭探出麥秸堆,她要等到再也聽不到任何聲音,才能確保自己的安然,還有姐姐的安然。
忽然,一只粗糙的手掌伸了進來,小女孩被嚇到了,但她并沒有尖叫,驚慌早就被這兵荒馬亂的年代帶走,然而,還是一聲尖叫穿透了這麥秸堆。
那是她的姐姐,一個比自己更加瘦弱,甚至不能說話的姐姐,要保護姐姐,這是妹妹的想法,一個早熟的女孩,與一個還未懵懂的姐姐。
嘆了口氣,本來還想裝作這里面沒有人,現在卻被發現了,這樣的女童,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是難以生存的。
仰頭,女孩透過麥秸堆里的縫隙,看向那只粗糙大手的主人,她的眼里充滿警惕,而她的姐姐此刻卻在臉上露出了喜悅的情緒,率先握住那只粗糙大手的,卻是她的姐姐。
笑容,這穿著青布破爛的道士臉上露出了笑容,正對著麥秸堆里女孩的笑容,而作為妹妹,她是第一次看到姐姐露出笑容,莫非這道士有什么特異的道術么?
她知道,很有必要跟著這個道士了,這樣的人,似乎不像那些周圍人家的男人,想著怎樣找童養媳或者找丫鬟,也不會欺負自己,因為,她覺得,修道之人,應該具有些高尚的品格與超人的能力。
很確定的是,她賭對了。
從此,走在戰亂之中的三人組,一個青年道士,背后跟著一個歡快的亂跑的姐姐,然后是一個幫忙提著各種破爛東西的妹妹。
“我們要去那里呢?”姐姐自從碰到這個道士,一下次成長了,她眼里清澈,無憂無慮。
落在后面的妹妹也抬起了頭,她想聽這道士的答案,一襲與生俱來的血色頭發倒是真是的與眾不同,可這道士不論頭發的顏色,只論修行。
“我們,”頓了頓,這道士整了整自己破爛的衣冠,擦了擦身上打著青布補丁的袍子,將手指向了不遠處的一座山:“去這里,名曰‘武當’!”
可她兩從不算這道士的徒弟,這道士收了很多徒弟,從一個人,到很多人,再到整個武當山的名聲傳遍神州,后人將這道士都記著了,一個被稱作“張三豐”的道士。
“那么,我給你們取名了。”道士初遇姐妹的第一面,給了她兩名字:“姐姐叫做‘風華’,妹妹叫做‘蓮華’。”
多年以后,當現代的號角吹響了封建的悲歌,歷史中的人物都不存在,只留下了三人,山中不老翁,絕代風華,以及,血焰蓮華,也許還有使命未完成,所以還要走下去,即使厭倦了生,但也要為了最終的東西而走下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