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亭再次安靜下來,因為齊王已經做出了決定,那便不會更改。雖有人對齊王的決定不滿,卻也不敢開口反對,只能期盼老天爺開眼,一個響雷劈死大和尚。
對于齊王的決定南宮守什么也沒說,而是徑直來到湖邊抱刀而站,刀雖未出鞘,卻鋒刃逼人,這便是南宮守的態度。對于南宮守而言,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既然你大和尚和齊眉劍挑釁在先,以武壓人逼人做不愿做之事,就莫怪人家出手無情。
湖邊南宮守身旁多出一人,那是廣陵郡崔氏的崔明道。而崔明道剛剛站定,便見慕品山和陳不問聯袂而至,四人并排而站望向湖心島……
“李太平,鄧兄,有我四人壓陣,你倆盡管放手一搏。”崔明道開口為島上二人打氣助威。
厲夏看著南宮守等人的背影皺了皺眉,嘴角的笑顯得很不自然,卻什么也沒說,什么也沒做,就那么安靜的看著。
王家二爺躬身來到齊王身旁,低語道:“殿下,您看這——”
齊王揮了揮手,如同趕蒼蠅一樣將王家二爺趕走。站在那里的有兩位大族接班人,一位郡主,還有一位是當朝尚書孫女圣人門徒,這幾位背后的勢力就算是齊王也得罪不起。一個大和尚的死活,齊王怎會在乎,如果這些人早一步站出來,齊王都不會猶豫一下,便會下令砍了那大和尚。
人都是有私心的,齊王也不例外。齊王在福王府便看出來慕品山對李太平是不一樣的,所以齊王想借刀殺人,借大和尚的手除去李太平。再有齊王想看看南宮守等人對待李太平的態度,會不會為了李太平而拂了當朝皇子的意愿,如果李太平這次不死這將決定李太平在齊王心中的分量。
齊王心思縝密,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他目的,絕不會意氣用事,凡事都要權衡利弊后才做決定。軍中武將,朝中百官會擁戴齊王,不是沒有原因的,齊王是個能做大事的人。
江湖四大公子,四大美人,眼前就占了一半,這不能不讓人驚訝,島上那兩人到底是何方神圣。劍西來大家都知道,可那個名不經傳的少年郎卻無人知曉,不由讓人心中猜疑……
大和尚很淡定,盤著胸前念珠,道了聲佛號:“善哉!善哉!中原人以多欺少,這便是中原俠義?中原豪杰?貧僧見識了!貧僧卻瞧之不起。”
大和尚很會擠兌人,一句話把中原俠義道貶的一文不值,弄得長春亭內武者很是下不來臺。李太平很不喜歡大和尚站在俠義道德的制高點批判中原武林,挺身道:“大和尚不就是想讓其他人袖手旁觀嗎,用不著拐彎抹角的,干脆點就咱三人,就在這打一架,生死各安天命。”
“好!就依小兄弟所言,就算貧僧身死金身破,也絕不會有佛門子弟找二位尋仇,在場豪杰皆可作證。”大和尚道了聲佛號。
李太平朝著南宮守等人躬身抱拳:“多謝幾位助拳,李太平在此謝過。大和尚畫下的道,我李天平接了,不為別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就為了那俠義二字。”
老道士曾說過,人生天地間,胸中有浩然正氣,方能行俠仗義,才不愧俠義二字。李太平堅信俠義是刻在骨子里的,骨頭要是彎了俠義何在,沒了俠義的劍便沒了劍心,那練劍何用,要劍又有何用。
李太平轉過頭:“鄧飛兄可有異議?”
“你廢話太多!”劍西來冷淡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