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秋風吹黃葉,
漠北烽煙沖千里!
厲兵秣馬出大興,
甲胄蹄聲踏玉門。
金戈染血戰邊關,
戰鼓停歇歸千騎。
……
唱詞字正腔圓,曲風悠揚激蕩,余音繞梁久久不歇,端得一曲唱盡軍國天下,邊關烽煙,令人回味無窮。
曲停,崔明道畫卷上那手抱琵琶風姿卓越的第五位女子也已躍然紙上,只見那畫中美人一顰一笑皆惟妙惟肖,靈韻天成。
詩幼薇按下琵琶,俏臉上紅潤未退,自謙道:“唱得不好,讓幾位見笑了!”
《王師踏玉門》這是崔明道這輩子聽到過最棒的曲子,沒有之一。
只見崔明道感嘆道:“能聽得幼微一曲,畫得美人一幅,明道秦淮之行足矣!”
慕品山和崔明道游秦淮,雖然有些不愉快的小插曲,卻也算盡興而歸。
厲夏望著慕品山的曼妙背影,笑得很美。
小侍女大爬上花船三層,站在自家公子身旁感嘆道:“這就是公子朝思暮想的女子啊?腿好長啊!就是長得有點狐媚,而且腰也太細了,再加上前面那沉甸甸的,恐怕給公子打傘會很吃力的!我覺得公子還是要再思量思量的。”
厲夏瞥了一眼干癟的小侍女,忽感這秦淮夜涼,頭也不回的反回了船艙……
小侍女見公子要走,急忙朝著自家公子背影勸道:“公子一定要再想想,再想想啊!”
小侍女一邊返回畫舫二層,一邊嘀嘀咕咕“公子一定是著了那狐貍精的道,我得找個法師做做法才成,可這大晚上的一時也沒處尋去!哎,真是讓人不省心!”。
畫坊內,厲夏望著詩幼薇說道:“你我從未合作過,要么聯手一次?”
詩幼薇有些難以置信的盯著厲夏,又狀若望天道:“日頭打西邊出來了?也沒啊!厲大公子這是抽的哪股邪風,竟然破天荒的要與幼微聯手?”
見詩幼薇冷嘲熱諷,厲夏卻也不氣,依舊笑道:“和則兩利,斗則兩傷!這個你也懂,所以聯手的事我沒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