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不敢!”面對老和尚的怒火,周文武倒也不敢懈怠,沉聲道:“但香山有異乃弟子親眼所見?”
“呵!親眼所見,那你倒說說,何時所見?所見為何?”
“入魔時所見!一片朦朧,但確有塔林,僧人眾多!”
“一派胡言!我。。。!”
老和尚氣急,周文武急忙道:“師父!香山必有異!鄭爺爺之所以看不出,只是因為。。。只是因為他看的乃是眼下的格局!可這香山以前呢?”
聞聽此言,爺爺忽然神色一怔,似是想到了什么,呢喃道:“以前!武則天之前?”
“不!也許更早?”
此言一出,就連我心中也是一動,不由轉頭看向香山格局,以爺爺所言,香山龍脈格局極為特殊,武則天立像奪運,以破此局,將其中氣運盡數散去,所以至今香山難生邪祟,可武則天之前呢?
周文武沉聲道:“若是女帝之前,這香山便有大陰存在,只是已被鎮壓!而龍門氣運隨著女帝奪運散去之后,格局已定,所以不現陰邪之局!然而這大陰之地猶在?”
“你是說,能夠抗住女帝運散的陰邪之地?你為何如此篤定?”
爺爺此刻的神色也頗為鄭重,周文武答道:“一切只是我心中推斷,之所以敢篤定,不過是入魔時所見!”
“孽徒啊!入魔幻像,你也當真!”
“師父,那不是幻象!絕不是!”
老和尚怒氣不消,但爺爺似乎已經想到了什么,再度攔下了老和尚,問道:“吳中堂,也許這小子說的有幾分道理!你可知這龍門最早是何格局?”
看著爺爺鄭重的神色,老和尚也只得強忍怒火,思量之后,說道:“你是說,中土龍脈?”
“不錯!野史記載,龍門自上古之時便是中土龍脈之一!”爺爺緩緩講來這龍門之地的歷史:
依野史之說,龍門之地起初并無伊水隔斷,乃是名副其實的大龍脈!只是后來水患,大禹治水,將龍門一分為二,這才有了如今的格局!但好在它龍脈根基未破,故而后世仍舊貴為十三朝古都!但其風水之局早已不如當初,稍有道行者皆能看出此地有龍脈之局,就連正史都有記載,平民偷埋此地,欲染龍運!只是龍脈之局豈是尋常命數可以承受,自然是適得其反,所以這龍脈附近多生詭異!這也是從北魏開始,在龍門兩山修建佛像的原因!
龍脈生邪祟的根源,便是因這些術士而起,加上歷代偷葬之人的集聚,道門中人并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若以術士之法,只能破局,屆時龍脈之氣也必將受損!
而當時佛門正值興起,北魏皇帝便取佛門道,以大量的佛像,鎮壓邪祟,如此不僅可保龍脈,更可引佛門氣運!實乃一舉兩得!只是他小瞧了這項工程的浩大,自北魏開鑿,直至唐宋,歷時四百余年,這龍門石窟的佛像群方才徹底完工!然而,龍脈之地多生邪祟的記載,卻在武則天之前,就已徹底消失,無論是野史還是正史都沒有了對此地詭異事件的記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