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楊震雖然出身貧寒,但是此人的確是一個讀書的料子,加上本人勤奮好學,科舉考試一路從童生到進士,可謂是順遂無比,二十歲左右就高中進士,雖然不是狀元,那也是榜眼。
如果單單是這些也就罷了,尤為關鍵的是,他被大梁文宗張理看上了,收為了弟子。
這就不得了了。
這張理乃是一代宗師,以文悟道,一朝練氣,直接超品,乃是大梁鎮國之寶。
按理說,有這樣一個老師,楊震不至于到安寧來做縣令啊,起碼也是翰林編修起步。
然而,世間之事總是充滿意外。
楊震這人什么都好,勤奮好學,謙虛謹慎,但惟有一點,那就是執拗。
用大白話來說,那就是認死理。
因為在一件事情上跟自己的老師張理起了爭執,大大的落了張理的面子。
這可真是,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了。
張理這人,雖然愛才,但是更愛面子,而且把綱常之道當做至理。
楊震作為自己的弟子,竟然敢忤逆自己,落了自己的面子,這還了得。
于是乎,楊震被張理逐出了師門,斷絕了師徒關系。
失去了張理這樣的靠山,楊震那還有好。
因此,楊震就被弄到安寧來做縣令了。
這也是為什么楊震到任之后,一片心灰意冷,沉溺于酒樂之間樣子的緣故。
主要的原因并非是因為安寧條件惡劣,乃是因為心理的某些東西坍塌了。
他被張理收為弟子之后,很是被張理的學問所傾倒,隱隱間把張理當成了自己的信仰,認為自己的老師可以成為文中圣人。
然而,事實是殘酷的,即便是圣人也有私欲。
就因為自己無意落了老師的面子,就把自己逐出師門。
這讓楊震對自己所學產生了疑問,只能用酒樂麻痹自己了。
不過,雖然楊震被張理逐出師門,但是楊震在張理那里還是學了不少東西。
其中就有世間各大門派的情報資料。
雖然這資料算不上絕密,但是也絕非常人可以得見。
這就是張理乃是大梁鎮國之柱,即便是大梁王對張理也是恭敬有加,王室收集的情報都是隨他觀看,楊震這才有機會看到這些東西的。
聽到楊震講完,姬政不由的對這張理有了興趣。
這張理跟地球上某一個人很像啊。
可謂是天縱奇才了。
數十年鉆研學問,一朝悟道,直接超品,這是要做一世之主角的。
“孝起,你這個老師現在如何了,是否能逃過宗門的屠戮?”
楊震想了一下:“主上,我那老師高深莫測,從不顯露修為,我也不知道他如今修為如何,但是以我對他的了解,他絕對是不會死在宗門屠戮之中的。”
姬政點點頭。
暫時先把這張理放在一邊,但是姬政有種直覺,這張理絕對會在某個時刻出現,而且還是以震驚世人的方式。
“好了,孝起的事情我們就不必再深究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只要不損害他人,都是允許的,現在我們的重點是這星河劍派該如何處理?是戰是降,還是逃?”
此言一落,曹正淳率先開口了:“主上,不管如何,奴婢就算舍去這條賤命,也要保的主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