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無謂之空,山無謂之洞,洞天本就是山中之空,當初止止庵火居道士所說,聽到過夜間行走的腳步,恐怕只是我父母村人當年的腳步推門聲音,回響在洞天之中所致……”
小道士說得毫無波瀾,卻讓江聞的內心再次掀起驚天大浪。
十年前的腳步聲能回響至今?洞天為空?《紫陽真人內傳》稱:是以真人處天處山處人,入無間,以黍米容蓬萊山,包括六合,天地不能載焉。
原來是這樣!
或許這處“真升化玄洞天”,“真升”不單單是指代成仙,而說的是“升入更高維度”;“化玄”也不僅僅是悟道的別名,而是以“玄”為“旋”,在時間長河里化身玄之又玄的“微妙眾多”呢?
若真的如他所說,那洞天的真身,應該是一處出現時間、空間畸變的點,能夠打破世間原本穩定的四維坐標軸,暫且躍升到更高的層次,同時以“人”的視角觀察、影響外界,就像是進入了“量子云態”,在某種程度下,可以依靠“觀測”改變外界的存在。
縵亭峰峭壁嶙峋、崖棺艱險不及,但洞天能混同空間的距離,意之所及、形之所到,一切皆不在話下,因此村民想要凌虛上崖、走波辟浪自然信手拈來。
小道士時而在山頂踽踽獨行、時而在止止庵與他交談,也是因為洞天能環轉時間的流逝,把流淌的時間在這里合成一個回環,因此小道士能觀測足足三十四次,找到與他交談的機會。
這不是江聞異想天開,而是像這樣的記載,在古籍上比比皆是。
誤入洞天日行千里不過尋常之事,更有《郡國志》記載,道士王質負斧入山采桐為琴,遇赤松子安期先生棋而斧柯爛,既歸已逾百年,無復時人,這很可能是誤入了某處,能加快時間流速的洞天。
當年白玉蟾在止止庵授學,能在大雨之中漫步而不沾濕片縷,并用這神術折朱熹,留下“偶中耳”的典故,恐怕也是靠著高深的修為進入了這處洞天!
大雨看似無處可避,白玉蟾卻能瞬息萬變、洞徹分秒,在億萬概率中找到那不被沾濕的一種可能,這已經是超乎想象的通天修為了!
江聞的聲音有些啞澀,洞天的力量神妙到讓他無法理解,限制卻也無比巨大,小道士千辛萬苦入夢找到了自己,想必是在三十四次的時間循環中,找到了一些破局的關鍵。
可就連修為通天的白玉蟾都阻擋不了縵亭峰上的架壑升仙宴,江聞和小道士又能想出什么辦法呢?
小道士緩緩點頭,身上的煙霧更加迷離,讓江聞更確認了“量子云態”的說法。
所謂的“化玄之力”,便是靠著“時間漩渦”加速力升維帶來的后遺癥,一切物質和精神都會飄飛虛浮,等到落地的時候,組成身體的粒子便很難擺回原來的順序。
他過度想要對外界施加影響,導致相互作用的力也破壞著粒子順序,摧毀著組成小道士自身的“概念”。一旦承受到達極限,作為小道士的這個“概念”,就會變成一碰就散的青煙,在現實空氣中徹底消失不見了。
“江大俠,時間不多。漢元壽宮香凍魄的效力快過了,我會想辦法打破仙霧使人入‘虛’的問題,讓你恢復行動。”
小道士看了他一眼,就像是一眼讀懂了江聞內心的一切思緒,語氣里滿是篤定。
“距離六六之數,我大概還有兩次機會,除了留下一次把你喚醒,這最后一次,我將在北辰星高拱的那一刻叩響仙門,一切希望都在這一舉……”
“阻止師父赴宴的事,就交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