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碩一聽這個問題直接就閉上了眼,不用猜就知道,又該兔子上場了。
不過這次倒是沒有再去傷害兔子,而是把之前的實驗數據和結果全方位的通過一個短片展現了出來,充分描述了混沌科技“生命擬真科學實驗室”的原理、現狀、效果。
“窺一斑而見全豹,觀滴水可知滄海。”
在現場所有人都還沉浸在短片的震撼中無法自拔,完全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邱飛就又接著說道:
“這樣精準的預測,體現到生命活動中,那就是長達十年甚至更長的趨勢評估。
“長時間大范圍的數據采集混沌科技也在進行,基于此,我們至少對還著一個月內的病情變化是了如指掌的,有絕對把握的,對還著未來五到十年的預后是有充分而準確的認知的。
“利用此技術,我們已經對所有200名志愿者的身體狀況進行了分析和評估,我們的信心就源自于次。”
對于這樣的技術,這一段時間邱飛一直接觸一直跟蹤,早已經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了。
但臺下的這群人那可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概念,一時間腦子都還沒有轉過彎兒來。
“我們所處的,還是同一個世界嗎?我難道真的不是在做夢?”
現場甚至有醫生覺得自己是產生了幻覺,還“噼里啪啦”的給了自己幾巴掌。
不過,火辣辣的疼痛告訴他,這是真的,不是在做夢。
寂靜,現場死一般的寂靜,每一個人的大腦都在快速的轉動,消化著這短短幾分鐘蜂擁而至、有些顛覆既有認知的信息。
“對于每一位患者,”良久之后,看臺下的眾人思考的差不多了,震驚的神色慢慢的平復了下來,邱飛接著說道:
“對于每一位患者,我們都會在移植之后通過擬真系統計算他一個月內的身體擬真數據信息,并發布在醫學信息平臺。
“而在治療的過程中,也會每日上傳患者實際的數據,根據混沌科技的智能數據分析,三日數據誤差可以控制在千分之一,月度身體狀況的趨勢是百分之百準確的,數據誤差也不會高于百分之一,到時候大家可以進行一一比對。”
此言一出,此起彼伏的驚嘆聲又是響徹全場。
“這樣以來,我們是不是就可以根據擬真系統的反饋隨時調整治療方案了?”
有人立即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一個垂危的病人,我要用藥,如果能觀察到用藥之后的效果,如果無效或者更嚴重了,那就直接換另一種方案,如此重復,就能找到最佳的治療方案?”
這個邱飛還真的沒辦法回答了,他看向康碩,康碩也是起身來到臺前:“理論是可以的。”
理論真的可以,科技手札的擬真實驗室就能做到,但現實中就存在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物質采集的問題。
哪怕是現在,兔子這種實驗體,名義上是利用細胞芯片集群采集的身體數據,但實際上都是康碩利用科技手札具現并同步邏輯模型到現實系統的。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模仿和對比,通過細胞芯片集群采集生物體數據康碩也已經摸到了一些門道,但這樣得到的數據模型精度還差得有些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