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們個體與個體之間,相當分散。
再加上新一團這邊向前突進的三人小組,時刻都有觀察手警惕著日軍的炮火打擊。
一旦鬼子炮彈投擲過來,小組成員第一時間四散隱蔽,等到鬼子炮火停歇,則繼續前進。
打個形象的比喻,日偽軍此刻面臨的新一團戰士們,就像是數量不多,陣型卻相當霸道,來勢洶洶的一群蚊子。
日偽軍這邊現在能威脅到這些蚊子的,只有手頭的火炮。
拿大炮打蚊子,未必取得到效果,可你不打,蚊子可就叮過來了。
你到底打不打
這日軍中隊長雖然有些遲疑,可他更不想臨陣脫逃,返回縣城,受到軍法的處分,最終做出了開打的抉擇。
一名小隊長道“中隊長閣下,八路軍已經開始行動了,很明顯,他們企圖從正面吸引我方火力,從兩翼迂回,包圍我方部隊。”
“只是現在雙方距離過遠,目測還有八百米左右,完全超出機槍與步槍,還有擲彈筒的有效射程。”
“我建議用繳獲的山炮打兩發試試。”
日軍中隊長點了點頭,說道“喲西,就這么兵,先瞄準正向進攻的八路軍部隊,打兩炮。”
“嗨”
轟轟
日軍中隊長的命令下達,兩發七十五毫米山炮的炮彈,直接在遠方開闊的平地上炸響。
雙方距離過遠,這兩發炮彈,是鬼子炮兵偵察手,通過測距望遠鏡觀測之后,指揮著試射的。
這么遠的距離,視角很小,就連鬼子中隊長想要看清楚新一團方面,受到炮擊之后的具體情形,都得舉起手中的望遠鏡觀察。
片刻之后,鬼子中隊長放下望遠鏡,臉色有些難看“八嘎,白白的浪費了兩發炮彈,竟是連一個敵人都沒有炸死”
副官無奈道“中隊長閣下,距離太遠了,炮彈的命中率很低,另外,這些八路軍所使用的進攻陣型實在古怪,隊伍相當分散,個體之間,相隔甚至超過二十米。
我們還是將敵人稍微放近一些再打吧”
日軍中隊長點了點頭,按照式擲彈筒、三八式步槍、歪把子輕機槍的有效射程,精打細算道
“也只能這樣了,命令炮兵觀察手繼續進行測距,把控進攻的八路軍與我方的距離。”
“將正向與兩翼的八路軍放近到六百米距離之后,輕機槍火力可以嘗試進行點射,放進到五百米距離之后,擲彈筒火力可以進行阻攔。
在進入四百米之后,所有步槍火力可以一起出手,務必阻攔八路軍的進攻步伐。
讓這些可惡的八路軍,一個個給我倒在沖鋒的路上。”
“嗨”
到了此刻,這日軍中隊長也不敢再叫囂著,把新一團隊伍徹底放近之后,雙方再硬碰硬的來打陣地戰了。
不過,這鬼子中隊長大概是忽略了一個問題。
他小鬼子有擲彈筒,新一團同樣有擲彈筒,他小鬼子有歪靶子,有山炮,新一團手上同樣有歪把子,還有捷克式,外加上繳獲的那門七十五毫米山炮。
這意味著,當日偽軍以火力阻擊新一團的時候,新一團同樣可以以火力進攻日偽軍。
而日軍中隊長為什么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呢
一方面,是因為他按照固有的觀念,認為八路軍的裝備落后。
甚至比不上眼前逃竄的,火力方面肯定不如帝國部隊。
另外一方面,則是丁偉暗中使用的小手段。
讓戰士們向前摸進時,盡量將一些擲彈筒、輕機槍,利用身子藏起來,背在身后。
另外故意流露出一部分武器配置的情況,給小鬼子看。
所以從日軍方面的望遠鏡中觀察到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