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小看這幾口,有些沒能啃上這幾口的戰士,在發起沖鋒的時候,敵人的槍聲一響,呼啦啦的就倒下去一片。
你以為是被子彈打中了不是,那是餓暈的,或者是平日里營養不足,步伐虛浮,經不起戰斗時的體能消耗,摔倒的。
這種情況下,孔捷的獨立團發展的雖然好,對其他團的幫助也不小,可依舊是杯水車薪。
后來孔捷去旅部,甚至去總部,和旅長他們匯報過此事。
這是孔捷一直擔憂的一點,他比誰都清楚,百團大戰雖然八路軍打出了威風,但百團大戰之后,日軍的不斷掃蕩,包括不久前的春季大掃蕩,還有不久之后的五一大掃蕩。
日軍的重重封鎖、不斷掃蕩之下,八路軍部隊將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艱苦時期。
更有一些省份甚至直接鬧起大饑荒,餓殍滿地,哀鴻遍野。
所以孔捷一直想警醒旅長他們,早日在八路軍根椐地內部搞生產,爭取自給自足。
平時有糧,遇事才能不慌。
孔捷對未來根據地的情況會越發困難的預測,向旅長匯報之后,又鑒于獨立團這一年多來內部的生產搞得是有聲有色,團內的高產土豆、各種作物,還有對外貿易的各式商品。
多的不說,別的團連混著吃都做不到的時候,獨立團的戰士愣是被孔捷養得白白胖胖的。
團里的平常伙食,用旅長的話說,比旅部過年的時候吃得都好。
見識過人的旅長,當即意識到孔捷此次匯報的重要性,并相當鄭重地將此事向總部匯報了上去。
后來總部下達命令之后,八路軍各部聞風而動,一方面搞精兵簡政,盡量降低脫產人口的比例。
另一方面鼓勵各團在內部大搞生產,開墾荒田,軍隊在訓練作戰之余,自我種植,補貼軍糧。
戰斗時,部隊打下據點,繳獲的糧食和家禽,也會試著種植和飼養。
反正八路軍部隊大多組成都是農民,沒打仗之前那是扛著鋤頭的,平時訓練打完仗之后,槍桿子一丟,換上農具,那就是地道的農民,農耕這種事情自然不陌生。
效果自然是極好的,不說每個團都能像獨立團那樣,把戰士們喂得白白胖胖的,至少餓死人是沒有的。
新一團。
丁偉也是個膽大包天之輩,其實孔捷的消息傳來之前,丁偉這家伙就在打縣城的主意了,只是一直缺乏一個契機。
孔捷的消息傳來之后,丁偉大喜過望,在團部笑說道,“這就叫英雄所見略同。”
兩人的計劃是不謀而合。
當然,還有一份不謀而合的主意攛掇李云龍去打平安縣城。
為啥
“哪能是背鍋呢老李,你把咱老孔當成什么人了我就是自己去背鍋,也不能讓你老兄去背鍋。”
春季大掃蕩之后,隨著鐵三角三個團繳獲的電話線越來越多,順著秘密運輸通道,獨立團、新一團與新二團之間為了聯合作戰方便,接通了電話。
在電話里,孔捷好一番寬慰“老李,你呀真別多想,這次讓你新二團負責攻打平安縣,這不為別的,新二團離平安縣最近,這有天然的地理優勢,我和老丁總不至于舍近求遠,巴巴地趕過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