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日軍的暫時停戰協議達成之后。
第一支隊根據地的重心,逐漸轉移到接收安置難民的工作上。
由于還處在夏季,天氣燥熱,光著身子都能存活,穿衣上暫時不是問題。
根據地周邊面積廣闊,住宿的地方自然也不缺乏。
有謝寶慶等大量的民工團員工幫工,哪怕只是用山林間砍伐的木頭搭建一些簡陋的住所,也足夠容納相當數量的災民。
最難的永遠還是吃飯的問題。
對于災民而言,所謂饑寒交迫,饑餓永遠放在首位,那是能夠率先威脅到性命的東西。
深明白這一點的孔捷,在對干部們接收難民時指出
“要讓災民們相信咱們八路軍部隊,相信咱們第一支隊,具體要做的非常簡單,災民進入咱們根據地之后,別的方面先不說,首先得讓大家吃一頓飽飯。”
“這頓飯或許很簡單,卻可以讓逃難的同胞們相信,咱們八路軍根據地是真正能夠幫助他們的地方。”
在指揮部與政委李文杰商量具體細節的時候。
孔捷問道“文杰,你知道在具體幫助安置災民期間,最重要,也是最難最容易出問題的兩個工作點是什么嗎”
李文杰想了想,回答道“一個是吃飯的問題,另一個是怎么將災民安置妥當,可以讓他們做到長久生存的問題。”
對于李文杰的答案,孔捷笑著點了點頭,卻又搖了搖頭。
“你說的對,卻也不對”
一向視孔捷為兄長的李文杰便問道“團長,難道不是這兩點嗎”
孔捷笑道“你說的這兩點,實際上可以歸納為同一點,解決災民的基本生存需求。”
“這當然是救助災民最大的難題。眼下各縣都在鬧旱災,成千上萬畝的土地幾乎顆粒無收,一旦大量的災民涌進,首先要面臨的就是怎么保證這些災民不會餓肚子,甚至因為饑餓而死亡的難題。”
“后續再考慮居住、治病、工作等次之的問題。”
“另一點,簡單點講,則是人心”
“人心”李文杰陷入思索。
孔捷道“正是人心,大量的災民一旦涌進,代表著饑餓與混亂。饑餓可以用糧食來解決,混亂卻需要把控人心,以維持穩定的秩序。”
“如果僅僅是管飽肚子,不對災民們的情緒、心理加以疏導,維持穩定的秩序,很容易出現混亂,這也是日寇最想看到的情形。鬼子甚至會暗中挑唆或者制造混亂,以增加咱們的麻煩。”
“所以一方面要安置災民,增強警戒,隨時提防日寇奸細的滲透。”
“另一方面要加大宣傳力度,文藝部的同志們,這些時間辛苦些,可以多進行一些文藝表演,讓百姓們了解咱們八路軍是怎樣的一支部隊,了解咱們根據地是什么樣的一個地方。”
“告訴災民們,他們既然來到了咱第一支隊根據地,我們八路軍不但會保證大家吃飽肚子,還會保證大家有工作可以做,有錢可以賺。”
“自己通過腳踏實地的工作賺取酬勞,這可比等著別人并不確定的施舍救助,更令人心安。”
“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