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樣過于迅速的擴編,也帶來了很大的弊端。
團里槍少人多,兩三個戰士都扛不上一條槍。
再加上新兵多,老兵少,戰斗力根本沒有形成。
后續丁偉轉到新一團當團長,28團先后遭到了日軍多達十數次的掃蕩。
每一次的反掃蕩都是艱苦卓越的,犧牲自然在所難免。
時至今日,原本三千五百多人的28團,只剩下將近兩千人。
當然,戰爭是最殘酷的淘沙器,這留下來的兩千戰士,成了從炮火中生存下來的老兵,戰士們成長的速度倒是不慢。
再加上這半年來,28團與獨立團進行多方面的合作,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裝備上都有較大的好轉。
所以眼下28團的兵力雖然相對以前巔峰的時候少了不少,整體的戰斗力卻是提升了很多。
戰士們一路急行軍,向著小李村的方向增援。
不久之后,便在中途遇見了掩護百姓們轉移的李盛民,還有騎兵連的一些戰士。
雙方一碰面,騎兵連的幾位戰士是見到自家團長,打了軍禮,當時眼圈就紅了
“團長,咱們快去救連長和二營長他們吧他們為了掩護百姓轉移,留在村子里牽制鬼子,眼下怕是被鬼子包圍在小李村了”
呂團長一聽這話,心里也是咯噔了一聲,當即問道“鬼子有多少人”
戰士回道“具體的不清楚,不過二營長他們分析,鬼子肯定在小李村附近有埋伏。”
“好,知道了,你們繼續掩護百姓向根據地方向轉移,我們這就增援小李村。”
“是”
隊伍重新踏上行程,原本急行軍的速度,又在呂團長的催促下快了幾分。
和尚和段鵬他們只有四十余人,騎兵連也只有七十余人,眼下戰馬也都送了回來。
一百余人的隊伍如果真的中了鬼子的陷阱,被圍困在李家村,那后果簡直不堪設想。
呂團長甚至無法確定,和尚、段鵬他們能不能堅持到自己帶兵增援過去。
“這群狗日的小鬼子,竟然拿百姓做文章二營長、和尚、段鵬,你們可要挺住了,我馬上就到了”
呂團長在心底祈禱著。
小李村內。
和尚和段鵬他們設下的應對前村和后村的兩線工事,相隔距離不近,足有五六百米。
在這五六百米距離內,道路阡陌縱橫,屋舍錯亂的排布著,這里是和尚為小鬼子們設下的巷戰區。
兩線防御工事,和尚也派出幾個小組襲擾日軍,以減緩日軍的推進速度,為戰士們在巷戰區內的布置爭取時間。
村內的某處區域,屋舍與屋舍之間連接的小道。
三排長孫青山身后帶著兩位28團的戰士,組成一支單獨巷戰小組,在鬼子極有可能經過的一條小道上設置地雷。
準確的說是設置由獨立團修械所研制的殺戮之王定向反步兵地雷。
這條小道被左右兩座屋舍所夾,向外是一片空曠地,進入屋舍間的小道則寬有兩三米。
只見孫排長雙手拿起那怪異的帶著弧度的彎曲鋼板,然后兩手分別把住左右鋼板兩側,接著,就像是射擊時進行瞄準一樣,還對準了鋼板頂部中心凸起的小缺口,用右眼朝著道路外的方向瞄準了一番。
一旁28團的一位班長忍不住問道“孫排長,這是在做什么”
“哦,這上面的缺口看到了吧,這是這款殺戮之王的瞄準具。”
“干啥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