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團就一挺老黃牛重機槍,上了戰場打不了兩三分鐘,就會因為各種毛病無法開火。
輕機槍一個營只有兩挺,全團只有七挺。
擲彈筒就繳獲了兩門,對應的式擲榴彈就那十來發,團里會使的老兵還幾乎沒有。
每把步槍能夠配發的子彈還不到五顆。
每次說是一個團的部隊,3000多號戰斗力,可真能夠拉出去作戰的就只有一個連。
為啥
因為只有把全團的火力集中起來,才能供應著一個連勉強打上一場伏擊戰。
每次戰斗結束,就算是打了勝仗,槍支雖然能繳獲不少,但彈藥的繳獲量有的時候甚至比不上消耗量。
小黃莊伏擊戰,一場戰斗打完。
負責指揮的二營長孫傳忠返回團部,一臉苦澀的向呂團長匯報道
“團長,我們打了勝仗了”
呂團長懵了,看著二營長比哭還可難看的表情,納悶兒道“打了勝仗就應該高興,你這怎么還苦著一張臉”
孫傳忠無奈道“團長,勝仗是打了,槍支也繳獲了50多支,可各種口徑的子彈一共也就繳獲了2357發。
可這場戰斗我們消耗的彈藥,我們統計過后發現是3216發,這一下子就虧了將近1000發子彈。
這樣的戰斗再打下去,咱們戰士遲早得赤手空拳的和小鬼子硬干啊團長”
一語道盡了在敵后進行艱苦卓越的八路軍戰士們的艱難處境。
其實,八路軍在敵后對日作戰,一直都存在這樣的弊端
除40年因為日軍“掃蕩”,而導致槍支繳獲與損失入不敷出外。
其余3年,八路軍各部對槍支的繳獲,其實一直是大于損失的。
而彈藥則恰恰相反,除了38年外,其余年份,彈藥的繳獲,遠遠跟不上消耗。
哪怕是一場伏擊戰打下來,尋常情況下,消耗的彈藥量甚至是繳獲的彈藥量的兩三倍,越打越窮,這就是現狀。
眼下,28團的裝備水平已經提升了許多。
因為和獨立團做生意,再加上孔捷對28團的裝備援助。
現在的28團,全團的重機槍就有四挺。
輕機槍足有十幾挺,冀中各團團長聽說此事,無不羨慕壞了,旅團長也是嘴巴都快笑歪了。
另外,團里的擲彈筒,或者說是獨立團修械所改造生產的五零小炮,孔捷也給送了十門,外加上五百發炮彈。
這也是這段時間冀中進行地道戰以來,28團為何越打越勇,甚至成為冀中打得最出彩的團級作戰單位的原因。
裝備精良,彈藥充沛,腰桿子硬,自然能打勝仗
只是這戰斗打得多了,有很多時候消耗量大于繳獲量。
28團的家底也是越打越少。
眼下呂團長率領增援過來的主力。
手上只有十挺輕機槍,外加上八門五零小炮。
團里的唯一那門迫擊炮,由于太笨重,眼下情況緊急,沒有帶來。
面對小鬼子強有力的炮火反擊。
呂團長沒有第一時間下令開炮。
原因很簡單,心疼炮彈呀,打一發就少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