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對付普通八路軍部隊的招式已經徹底失效了。
“絕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
那鬼子指揮官略作思索之后,不容置喙地說道。
為了對付眼下正在從各方突圍,裝備精良、火力強悍的八路軍部隊。
意識到己方的裝備水平已經不足以阻攔住這些強悍的八路軍。
鬼子指揮官當即向大后方的總指揮部請求坦克的增援。
他思慮的周全。
這支八路軍部隊雖然展現出精良的裝備和強悍的火力,無論是對方的沖鋒槍,還是半自動步槍,又或者是小口徑的火炮。
雖然對己方的步兵足以造成巨大的傷亡。
但是對于己方的坦克的防御絕對是束手無策。
只要大日本帝國的坦克部隊抵達,借助坦克進攻,定能將這些已經突破掃蕩合圍的八路軍主力一舉擊潰。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鬼子指揮官臨時調整了作戰部署
一方面,各部立刻放棄原本向中條山深山區域繼續合圍的計劃,向占領區縣城、鄉鎮方向回縮,將已經大量突圍的八路軍重新合圍在包圍圈內。
另一方面,日軍各大縣城、鄉鎮的駐軍配合野戰掃蕩軍,同時向外推進。
兩面夾擊,徹底將突圍的八路軍部隊圍困在山區與縣城、鄉鎮之間。
同時。
考慮到獨立四團裝備了大量的美式裝備,火力強悍。
原本駐扎臨汾的日軍四十一師團,將該師團所屬的十余輛坦克和裝甲車一齊出動。
協助此次的掃蕩部隊合圍八路軍。
此時的日軍在整體的局勢上自然占據了絕對的上風。
雙方的實力相差依舊懸殊。
鬼子調來了坦克部隊,用于克制四團的強勢火力。
即便四團設計,誘敵深入,頂著各方鬼子援軍增援的壓力,一舉殲滅了日軍最精銳的先鋒部隊關東軍內田大隊。
此時日軍依舊有超過一個師團的兵力。
若非大掃蕩中日軍的兵力相對分散。
鬼子的精銳主力集中與四團展開決戰的話。
即便已經被打造成美械團的獨立四團,也絕不可能是鬼子對手。
說到底。
獨立四團不是美軍,眼下通過孔捷的努力湊成的所謂美械團,和真正的美軍主力團相比,底蘊還是差了太多。
美軍主力作戰團有重型坦克協助作戰,有大口徑的火炮跟進打擊,有隨時可以呼叫的空軍增援,有最有力的后勤保障
反觀獨立四團的戰士們,僅僅是有一些常規美式裝備罷了。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
隨著日軍此次向中條山發起的大規模的掃蕩。
日軍其實很快就會發現,在整個中條山作戰區域,并沒有他們預料的那么多八路軍部隊。
整個中條山就只有一支八路軍獨立四團在堅持與日軍作戰,兵力不過兩千余人的短板很快就會體現出來。
當初韓烽率領戰士們在中條山一日之內奔襲近百里,麻痹日軍判斷的計劃,也會徹底露餡。
屆時。
日軍的掃蕩主力就可以徹底部署在四團各連作戰的區域,集中兵力壓縮四團戰士們的作戰空間。
一萬多日軍與兩千余八路軍戰士的交鋒。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雙方都根本不在同一戰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