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旅長這么問,可不是有意在考教孔捷什么,而是真心的發問。
一直以來,籠罩在孔捷身上的孔五萬、孔財神之類會搞經濟的名頭,實在太盛。
甚至從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孔捷作戰指揮,統籌全局,謀劃和分析的才能。
但是像陳旅長這些真正了解孔捷的領導,都很清楚。
孔捷的軍事指揮能力,以及對戰局的分析能力,那也是相當厲害的。
正如孔捷所說,這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根據地的穩固,而根據地的穩固自然離不開對日軍的作戰。
一支隊的軍事和經濟卻能同步的迅速發展起來。
這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就連昨日到李云龍的新二團參觀繳獲的那些重炮,當李云龍提出令人拍桉叫絕的,打造太行直屬的快速反應部隊,鑄就八路軍部隊可以輻射四方的機動性王牌作戰部隊的想法。
據李云龍親口所說,也是孔捷率先提出的。
另外還有民兵訓練手冊,包括孔捷集合各地的醫生打造的赤腳醫生手冊等等。
向北增援冀中。
向南打通中條山。
據說,當時中條山戰役還沒有打響的時候,孔捷就已經率先預料到了慘敗的結局,并且提前派出了一支山地作戰部隊進入中條山伺機而動。
最終,以這支山地作戰部隊為基礎,這才開辟了中條山抗日革命根據地。
面對陳旅長的詢問,孔捷沒有藏著掖著,他直接開口說道“老領導,關于您這個問題,其實一直都是我們這些前線作戰的將領們在考慮的問題。
之前在旅部的時候,我們也曾經和旅長、政委他們進行過許多的討論。
最終我們認為,要想發展穩固的抗日革命根據地,同時發展部隊的軍事建設以及根據地的經濟建設。
無非就是兩點”
“這第一點正是對外的作戰,對日的進攻。離開了軍事上的進攻,部隊不足以進取,戰斗力不足以提升,根據地也不足于擴大和發展。
另外,根據地內部的防守,自然也算在軍事作戰之中。
就我個人而言,我始終認為,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
當然,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咱們部隊的軍事素養提升了起來,部隊的裝備水平也提升了起來,另外,后勤能力也得到了保證。
有這三樣充分的基礎的基礎的情況下,才可以談到這主動進攻。
而進攻的最終目標,直接收復失地,攻破日軍重兵把守的一些大型據點、處在重要交通線上的縣城鄉鎮,這在短期之內根本不不現實的。
中日作戰的局勢,我們其實完全可以預料。
日本的投降,并不是以全部部隊被我軍擊潰、全部失地被我軍收復為終結。
而是以日軍的資源難以為繼、部隊逐漸崩潰,國力根本無力繼續支撐戰爭,自主退縮,主動投降,為結束。
這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最終的結束方式。”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拼著巨大的犧牲直接將日偽軍部隊擊潰。
而是堅守根據地,逐步導致日軍部隊的內部瓦解和崩潰,最終贏得這場曠日持久的抗日戰爭的勝利。”
“所以,我認為咱們八路軍根據地作出的進攻,在戰略相持階段,最好的目標就是迫使日軍從我軍根據地徹底退出,只能被迫防守在最后的一些穩固的縣城,鄉鎮等治安區,以及一些重要的交通線附近。
除此之外,廣大的郊區都是我們八路軍穩固的根據地,這就是最好的局面。”
孔捷的這一番話,讓干部們陷入思索。
最后,陳旅長打破沉默,點了點頭“說的好呀,那么第二點呢”
孔捷道“第二點,其實就在于咱們根據地的防守和發展。
至于具體的防守方面,我曾經和旅長他們討論的時候,最終得出的結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