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捷、李云龍則是繼續帶著第一批機械化作戰部隊前行。
從太行根據地要一路趕到西北軍區,距離可并不算近,足有數百公里,這要是靠著兩條腿,還不知道要走到何年何月。
更別說這寒冬臘月的,冷風肆虐。
就算是以機械化作戰車輛的速度,估計也得個日才能抵達目的地。
一方面是要照顧率先騎行的騎兵的速度,另一方面同樣考慮到沿途的隱蔽。
早在出發之前,孔捷和李云龍就特別下令,讓隊伍提前準備了大量的燃油,以供應車輛的使用。
騎兵戰士們所騎用的戰馬同樣準備了不少的草料。
另外,還給戰馬也裹了一些棉外套,用來御寒,要不這么冷的天就是車受得了,這馬也受不了。
騎兵要比車輛更加的靈活,隱蔽,更適合偵查。
否則孔捷完全可以準備一支摩托化偵察部隊,負責沿途的偵查,打通通道。
沿途寒流肆虐,再加上整支部隊選擇的是一些較為偏遠,遠離日軍核心控制區域的穿插路線前行。
這大冬天的,即便是沿途的小鬼子們也不可能頂著冷風到處偵查。
對于機械化作戰部隊的暗中轉移,無疑是最好的掩護。
同時,就在第一批機械化作戰部隊向120師所在的西北軍區轉移的時候,圍繞著385旅根據地展開的日軍與八路軍雙方的交戰,隨著逐漸進入白熱化,已經成為了整個三晉在這個冬日里的焦點所在。
就連遠在晉西和晉南,偏安一隅的晉綏軍,大概都縮在被窩里邊,等著看這場好戲呢
二十日。
過了春節的第五日,大年初六。
圍繞著385旅根據地展開的中日雙方的交戰已經持續到第三日。
雙方交戰的區域逐步向385旅根據地的腹地轉移。
日軍掀起了大規模的掃蕩部隊分成三路向385旅的方向推進,這些部隊從日軍大量兵力駐扎的長治出發,貌似是小鬼子傾巢而出。
面對日軍的重兵壓境,385旅的八路軍戰士們盡管展開層層阻擊,卻擋不住日軍的兵鋒,只能節節退卻,依托著沿途的地形地勢游擊。
三日的時間,雙方交戰的戰線已經深入十數公里。
在晉中與太行的邊線區域。
經過長達三日走走停停的跋涉,孔捷和李云龍終于率領頭批的機械化作戰部隊,抵達120師部隊開辟的西北根據地的外線區域。
一路上算是有驚無險,也陸陸續續的發生過幾次戰斗。
最終是以步兵的方式,解決沿途鬼子的哨卡封鎖,然后掩護機械化作戰部隊的順利轉移。
因為這些哨卡也時常遭到八路軍游擊部隊的進攻,所以日軍對此倒是沒有特別的在意。
據點和炮樓被拔出之后,考慮到冬日嚴寒,日軍暫時進行兵力的收縮,倒是沒有多做理會。
當然,一些特別的關隘,日軍依舊十分謹慎的進行警戒,確保八路西北根據地與太行根據地之間的軍事封鎖。
二十日上午十點左右。
張旅長親率一支部隊趕赴根據地的外線,順利的與李云龍,孔捷一行會合,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