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捷說的振聾發饋,在座的團長們聽的也是滿心的感慨和欽佩。
這就是咱們的老團長的格局和長遠的眼光呀
老團長當初還帶著獨立團的時候,恐怕早就考慮到了多年之后的部隊發展和根據地的建設。
作為獨立團團長,后來的一支隊的支隊長,老團長心里考慮的從來都不僅僅是自己根據地的發展,甚至還包括了周邊各片根據地,甚至是各省八路軍部隊,甚至是南方的新四軍部隊的發展。
這份格局和魄力真不是一般人能夠擁有的。
“老團長,那么咱們43年的戰略目標又是什么”
四團長王懷寶忍不住問了一句。
孔捷笑道“算是初步的規劃吧
到了43年之后當然,這還有一個前提,順利的完成此次日軍掀起的報復性的大掃蕩之后。
那時候的戰局基本上可以預測,日軍已經沒有足夠的實力掀起規模性的大掃蕩,對于咱們的防守也頂多是象征性的一些掃蕩和進攻。
鬼子唯一能做的就是牢牢地駐守在主要的縣城鄉鎮,守住一些重要的交通線。
此時的日軍已經遠不足以遏制咱們八路軍部隊的發展和根據地的建設。
這個時候咱們應該考慮的,是在各根據地整體發展起來以后,主動向日軍發起局部反攻,收復偏遠縣城,進一步壓縮鬼子的占領區。
同時主動出擊,粉碎鬼子局部大掃蕩,鍛煉部隊的野戰能力。
另外,各根據地的建設要做到進一步的突破,加強彼此之間的聯系,甚至將整個地區的經濟重心逐漸轉移到咱們八路軍的根據地區域內部。
使日軍占領區逐漸處于經濟劣勢,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地步。
如果有一天把守著主要縣城鄉鎮的小鬼子連飯都吃不飽了,這場戰斗難道還能打不贏嗎
到時候別說是打仗了,鬼子甚至愿意把他們的槍支彈藥火炮全部拿出來,就為了跟咱們換上幾斤糧食。”
多么信誓旦旦的論調呀
如果是在幾年前,干部們恐怕沒有敢這么想的,可如今隨著局勢的發展,這一切似乎就在不遠的將來了。
“老孔,那到了44年又該如何”
此時,就連參謀長徐國安都坐不住了,一臉好奇的問道。
他同樣被孔捷這長遠的規劃所驚訝。
“44年嘛或者可以說是44年到45年,這兩年基本上可以連到一塊,戰斗打到了這一步,局勢基本上已經穩定。
日軍就算是沒有戰敗投降,也離得不遠了。
多線作戰的日軍,面臨的對手也不止咱們中國一方,就算是保守的估計,到45年之后,鬼子就算不投降,也會在繼續的戰爭中逐漸處于劣勢,直到一日被咱們徹底擊潰。”
“所以,44年到45年,我認為咱們的戰略意圖很明確整合各根據地的軍工和經濟,再進一步,以軍事作戰不斷壓縮日軍的占領區范圍,打擊日軍有生力量的同時。
在熱河、察哈爾建立通道,逐步向外興安嶺區域推進,嘗試打進東北,跟鬼子打長時間的拉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