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些,寧辰全然不在乎。
相當佞臣怎么辦,那很簡單,你們這些把身前身后名看的比命還重要的大清流,所反對的就是我所贊同的。
陛下身邊的公公,得到陛下一個眼神,直接一鞭子下去,頓時朝堂之上就安靜了下來。
原本了無生趣的陛下,聽到寧辰的話,終于是提起了興趣:“寧辰你繼續說。”
寧辰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陛下,臣以為,這大善多多。”
陛下頓時來了興趣,對寧辰問道:“你來說說,都有什么好處。”
“其一,長公主文韜武功,樣樣精通。”
呵呵,雖然我不了解你,但是我在乎嗎。
“其二,陛下立長公主為儲。正是顯示了,陛下傳賢不傳長的上古圣賢帝王之心,實乃是國之幸事,萬民之幸事。”
陛下聽了寧辰這話,心里那叫一個舒坦:“你繼續說。”
“其三,陛下現在只說立儲,并沒有正式傳位。如果各位皇子,有心皇位,更應當奮起直追,去作出功績來給陛下看,給天下看。這樣皇子之間,你追我趕,不是天下之幸,不是萬民之幸嗎?”
“還有嗎?”皇帝顯然聽的過癮了,還在追著寧辰,讓寧辰繼續往下說。
寧辰也服氣了,這皇帝當的還真叫一個昏庸,不過昏君配佞臣,絕配。
不過這也給了寧辰一個機會,因為金手指說明書里面寫的明確,要讓寧辰當一個合理合法的佞臣。
什么叫合理合法,就是你得做的一切事情,都必須能說出明確的道理來。
就算你想強搶民女,那你也得說出一個強搶民女的道理來。要不然,那不能被記錄入聲望的,做了也是白做。
而且寧辰心中自有自己的一套打算,先當一段時間的佞臣,把自己的壽元補上了,到時候再洗白自己就好了。
“其四,臣以為,這天下有陽必有陰,獨陽而不活。這已經說明,婦女能頂半邊天!”
“所以臣以為,諸公現在反對長公主,實乃是不忠、不孝、不仁。
諸公諸公低頭看看,看看諸公身上衣服、鞋帽,哪一樣不是出自女紅之手。
諸公再想想,諸公那一位不是由娘親、乳娘喂養長大。如果沒有諸公之母親,鬼門關上走一遭,諸公那里還能在這里揮斥方遒。
阻止陛下效仿古風是為不忠,貶低長公主女性地位,此為不孝,妨礙皇子進步此為不仁。”
“好,好,說的好。諸公當中只有寧辰明白朕的良苦用心啊。寧辰說的極是,你們要用你們不忠不孝不仁的說辭,來阻止朕效仿古風,其心可誅!其心可誅!”
這一下皇帝是徹底,找到了突破口了,一口氣的反懟袞袞諸公。
朝堂之上諸公,其實也被寧辰的一通慷慨激昂,懟的有點發懵。
關鍵是他們不知道如何反駁,寧辰這通歪理。
而且寧辰一個不忠不孝不仁的大帽子扣下來,他們真的感覺有點抬不起頭。
“既然諸公再無反對意見,立儲之事就這樣定了,朕決定立長公主武昭為儲君!”
“啥,武昭,這名字聽上去怎么就感覺如此的不妥呢。”寧辰的心中也犯起了嘀咕。
“寧辰上前聽封。”皇帝一身輕松之后,自然不能忘了寧辰這個有功之臣。
寧辰上前一步,躬身聽封。
“寧辰進中書舍人,兼任禮部司秀才,主攬立儲大典。”
聽到這個封賞,寧辰立刻躬身道謝:“臣,謝陛下隆恩。”
這個封賞,寧辰非常滿意。
中書舍人實際上就是幫皇帝,代筆擬定圣旨的人。
這個寧辰不大在意,但是禮部司秀才,主攬立儲大典這個就不一般了。
國家最大的事情,就那么幾個。不是皇帝繼位、駕崩,就是立儲了。
而自己掌管這個事情,里面的門道就多了。
佞臣怎么當,佞臣不撈點好處,那能算是佞臣嗎?
朝會結束,寧辰也完成了進化為佞臣的第一步了。
皇帝離開之后,百官才可離去。
只是寧辰此時,就成為了百官圍攻的火力集中點了。
寧辰就等著他們圍攻呢,沒有他們圍攻,自己怎么獲得【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