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一個月來算的話,一天得一百七十言左右。
平均下來每個時辰,四十多言。
要知道國子監下面那些啟蒙的,一天可能就學一言。
“一天一百六七十言,祭酒還真的是高看我了。”寧辰想明白之后,才發現這事還真不太簡單。
孔祭酒點點頭算是贊同了寧辰的觀點,安慰寧辰:“你的天賦雖然平平無奇,不過我對自己教學還是很有信心的。所以你不用擔心你資質愚鈍的事情。”
對于這么愛裝的人,寧辰還能說啥,先忍著吧。
就當是給自己未來投資了,萬一這老孔突破三品之后,接著就破二品,原地成圣,說不定就能解決自己的問題了。
孔祭酒一揮手一本《禮》,就出現在了寧辰的面前。
“先看一遍,不會的可以問我。這是我以浩然正氣寫的,看的時候就可以幫助你理解。”孔祭酒對寧辰解釋道。
寧辰拿過書,翻開之后,耐著性子讀了起來。
大武朝的儒家,跟寧辰了解的那個儒家,在很多道理上其實是相通的。
不同的是,寧辰了解的儒家,是經過了無數先賢,整理總結之后形成的一個非常清晰的理念。
這個世界的儒家,雖然道理一樣,但是給寧辰的感覺,總像是蒙著一層紗。
如果是一個完全沒有基礎的人,那真的需要很高的悟性,才能夠看懂里面的真諦。
寧辰倒是不需要,畢竟本身就有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支撐了。
所以別說看懂,寧辰想要完善一下都能做到。
只是寧辰并不想這樣做,因為一來沒必要,二來在這樣各種修行體系并存的世界。
寧辰不確定自己要是改了之后,圣人會不會踹翻了棺材板弄死自己。
除非是這種事情能夠觸發事件,否則寧辰不愿意冒險。
大概一個時辰之后,寧辰放下了書。
“你有什么不懂的?”孔祭酒同樣放下了手中的書,對寧辰問道。
“沒啥不懂的,挺通俗易懂的。”寧辰隨口說道。
孔祭酒自是不會相信寧辰說的,變出一本圣人書,對寧辰道:“你把你理解的禮寫到上面,如果圣人書認可,就算是過關了。”
寧辰想了一下,直接在上面寫到:“禮者,理也!”
寧辰寫完了四個字之后,圣人書忽然浩然正氣暴漲。
這暴漲的浩然正氣,就是孔祭酒都沒能壓住,直沖云霄,覆蓋了整個國子監。
此刻身處在國子監中的所有儒生,均是感覺沐浴春風,念頭通達。
好半天,這浩然正氣,方才消失。
眾人才從那種意境當中清醒了過來。
然后每個人都欣喜的發現,它們對于儒家的理解,都前進了許多。
接著大家就開始好奇,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番詢問下來,大家才發現,浩然正氣爆發的源頭是在孔祭酒的住處。
而今天孔祭酒還就在國子監。
所以就不用調查了,必然是孔祭酒又對儒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才引爆了浩然正氣。
明白了這一點之后,國子監所有儒生和博士(國子監的教師),均是對著孔祭酒的住處,深深一拜。
寧辰看著消失的浩然正氣,以及完全消失的那本圣人書,在短暫的茫然之后,看向了微微皺眉的孔祭酒。
“看來你的天賦,并非是平平無奇,勉強算是上乘吧。能從我以浩然正氣寫下的《禮》中,理解出這樣質樸的道理,的確不錯。看來我們并不需要一個月時間,就能完成師徒關系了。”孔祭酒眉頭舒展,云淡風輕的表演了寧辰一下。
他愿意裝就裝吧,反正寧辰現在也不在乎。
“祭酒大人,我現在可以回家了嗎?”寧辰起身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