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昭這一次環顧文武百官,朗聲說道:“這第三杯酒,本宮敬各位。
是各位齊心協力之下,我武昭才有幸,為我武朝,為我人族。
現九鼎,定國運。
武昭代我武氏,代天下人族,敬各位。
希望各位可以繼往開來,注滿我人族九鼎!”
“臣等誓死注滿九鼎,愿武朝昌盛,人族大興!”
群臣皆是異口同聲的說道。
除了寧辰以外。
畢竟這樣的企業文化培訓,寧辰還是第一次經歷。
企業口號,寧辰暫時還不太清楚。
所有人都滿飲了杯中之酒后。
三杯酒完事之后,武昭直接坐了回去。
開始招呼大家,隨意盡興即可了。
這就讓寧辰非常郁悶了。
要說冬至這事,自己功勞最大。
可是全程下來,武昭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提起來過。
武昭落座之后,就是大家開始商業互吹模式了。
寧辰因為之前的種種,自然沒有人愿意靠近。
也就曹刑和王林過來,跟寧辰喝了一杯。
不過看寧辰臉色不好,兩個人都識趣的去一旁自己喝著玩去了。
被圍著最多的還是林敦信。
別看寧辰開了農道,還是百家創始人。
可是寧辰那做派,可是真的完全不討喜。
再看看林敦信。
不聲不響開了圣道,而且還開到了七重天。
雖然暫時還不知道,林敦信這圣道的名字了。
可是看看圣道之上的官印和官服等,官府的印信。
顯然林敦信所開之道,一定是跟百官有關系。
武官那都是一些武夫,但是文官全部都是儒家修行者。
雖然修為都不高,但是他們對修行還是有追求的。
修為提升最直接的實惠就是長壽。
只是他們也清楚,他們修儒的天賦。
是沒辦法跟云山書院那些儒生比的。
自從知道孔祭酒,答應云山書院的儒生。
可以通過科舉考取功名,入朝為官之后。
他們一個個都是如芒在背,真的壓力很大。
云山書院那些儒生,雖然未必真的能比他們當的更好的官。
可是人家修為強。
很多他們處理不了的棘手問題,云山書院的這些儒生。
可能非常容易就解決了。
如此一來的,他們的生存空間一定會被大大的壓縮。
至于潛心修行,他們不是不想。
一來他們政務繁多,沒有這個時間。
二來朝廷當中,的確沒有云山書院那么多的儒家典籍,可供他們修行。
武朝終究還是以武立國,雖然經過幾百年的發展。
文官們的話語權越來越重了,可是對于儒道修行這一塊的投入卻不多。
現在林敦信的圣道,可是給了他們一個踏上快車道的機會。
君不見,閔思開圣道之后,一念從六品入四品。
他們就算無法獲得閔思那種,開道奠基人的好處。
但是現在有這樣一條圣道,總比跟那些修行天賦強大的儒生去擠儒道強吧。
寧辰端起酒杯,直接邁出了六親不認的步伐,走向了林敦信。
見到寧辰過來,大家都是紛紛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