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秋解釋道:“院首這跟錢沒關系。虎威軍已經用自己的一戰,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再加上兵部現在推行的一系列,針對虎威軍的改革。
只要是明眼人都看的出來,虎威軍絕對會成為武朝的主力軍。
成為主力軍,那必然是要帶著武朝的氣運。
現在給虎威軍做定軍詩,那自然可以連帶著沾一點武朝氣運的光。
氣運的作用,無論是對于個人,還是對家族,都妙用無窮。
尤其是眼下,這個即將開啟的大爭之勢。
多沾一點氣運,那好處更大。
給虎威軍做定軍詩,就是一個最容易同時最直接,沾武朝氣運光的好機會。”
頓了一下,李子秋道:“據我所知,這一次云山書院也會遣精通詩詞的大儒,前來武朝為虎威軍做定軍詩。”
“云山書院也這么接地氣了嗎?”寧辰倒是沒想到,云山書院這種儒生眼中的圣地,竟然也會來做這種事情。
李子秋道:“院首你以農道,幫武朝定九鼎。
不說九鼎沸騰,哪怕只有六鼎沸騰。
那就是潑天氣運。
六鼎國運,沾一點點的光,那都是難以想象的氣運數量。
而這個可是極有可能,會直接幫助書院催生一大批的儒生。
更有可能直接幫助兩位院長,直升二品。
氣運的妙用無窮。
趁著現在武朝,只有九鼎而無氣運。
提前進行投資,算是雙方的雙贏。”
氣運的妙用竟然這么多,寧辰倒是真的沒有想到。
寧辰之前以為,氣運最多就是讓自己路上經常撿個錢什么的。
不過寧辰現在倒是也并不急著要什么氣運。
武昭在寧辰身上下注,而寧辰以農道幫武朝定九鼎。
這本身就已經沾染了武朝的氣運。
這么說吧,別人是沾光,寧辰是直接從九鼎抽成。
寧辰之所以問的這么清楚,純粹是好奇,另外也是不想讓李子秋看出來,自己打算放棄做定軍詩這事。
“那為何這定軍詩要做三首呢?”
李子秋解釋道:“其實幾首都可以。但是最好是三首。
因為一路軍至少會分成左、中、右三軍。
以三詩定三軍,這事最佳的組合。
也是定軍詩能夠發揮出在案威力的組合。”
“行吧,我回去考慮一下。”寧辰聽了李子秋的話,敷衍的答應了下來。
李子秋并沒有深入的思考這事。
寧辰愿意思考定軍詩這事就行。
忽然想到了什么,李子秋對寧辰道:“院首,創兵家的那位大能。
既然愿意把兵家并入百家學院,我想院首你一定跟他有聯系的吧?”
寧辰反問道:“你有事?”
李子秋點點頭:“院首,子秋想請你與創兵家的哪位大能說說。
看看是否繼續完善兵家的路,我覺得我非常適合兵家。”
“你認真的?你真覺得你擅長兵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