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乾吾眼眸一縮,如此肉身?!
能靠修煉得到??!
彭乾吾心中還有些驚懼不定,但面上勉強扯出些笑容。
“師弟真是天縱奇才!”
“為兄不如也!”
彭乾吾一副自愧不如的感慨著。
“既然師弟如此大氣,為兄也不是小氣之人,我們到屋內詳說吧!!”
……
進了屋。
這次彭乾吾沒做什么小動作。
他把《九龍合璧》的秘籍拿了出來,讓洪康翻閱。
洪康也沒有食言,他把《金鐘罩》寫了出來,還把自己的絕招【五行山】的奧妙講給了彭乾吾聽。
如何運勁?如何配合拳意?
等等。
彭乾吾是識貨之人,他看出了手上這一份橫煉功夫的精髓,自然知道洪康沒有寫些假的給他。
至于為什么跟少林寺的那份橫煉功夫同名,彭乾吾是一點都不在意。
到時候自己練了,改個名字不就好了。
彭乾吾贊道:“師弟真是天資聰穎啊!這門錘煉身軀的法門,當不在《九龍合璧》之下啊!!”
在得到了《九龍合璧》后,洪康就在當場翻閱。
它是【太極門】曾經一位先輩的杰作。
是可以讓修習者在“小周天”之時,就可以做到內氣外放。
當然,由于沒有達到“大周天”之境,無法借用天地元氣,使用這一招消耗的是自身的內氣,故而不能當做常規手段。
不然,內氣消耗過多,可能會傷及自身元氣。
以洪康的知識儲備,很快就理解了這《九龍合璧》的關隘。
這竟然不是單純地道家功夫!
而是糅合了釋家的理念,或者說是密宗的一些理論創出來的一門功夫。
這“氣走中脈”就是密宗的東西。
因為道家講究是奇經八脈,而“中脈”這個詞是出自密宗的“三脈七輪”的東西。
這“三脈七輪”中的三脈是三條氣脈,即:中脈、左脈及右脈。
中脈不是督脈。
人體中脈是指,會阝月穴指向百會穴的兩個穴位的兩點直線,即為人體中脈,中脈能量來源于胞中,胞中是人體生命之根。
而“十二重樓”又是道家的術語。
是指人之喉嚨管,有十二節是也。
加上這門功夫本身的名字——《九龍合璧》。
古時候,人們起各種名字不是亂起的,都有其意義所在。
“合璧”二字,就證實了洪康的想法,因為它是指會合雙方的長處,吸取兩者的精華。
在確定自己全都記住了之后。
洪康把秘籍還給了彭乾吾。
彭乾吾不解:“師弟,這是……??”
洪康說道:“我已經全部記在腦中了,這原本自然還給師兄。”
彭乾吾:“……過目不忘,師弟的天資真是令人欽羨吶!!”
話雖這么說,可彭乾吾心中的嫉妒之情又漲了幾分。
蒼天待我何其薄也!!
洪康自然感應到了彭乾吾心緒不寧。
彭乾吾心中如何看他對他,他并不在意。
既然,拿到了《九龍合璧》,完成了自己的目的,洪康就告辭了。
他有了新的靈感。
既然《九龍合璧》可以導出自身內氣,他想著能不能把其融入到【五行山】這一招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