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康還隔著七八十米,就聽到了前方人群里的嘈雜聲。
他腳步不停,依舊往前走。
隨著走近,白玲他們也聽到了爭吵聲。
白玲道:“洪先生……”
洪康道:“沒事的,只是一些難民。”
沒兩分鐘,洪康他們就見到了一幫人堵在普城的門口。
人群似乎分成兩方,一方是普城的本地人,另一方衣衫襤褸,應該是逃難來的。
一個面容方正、氣質沉穩的男人正在說話。
“我們普城人,不是沒有人情味兒的。”
“在場的一些街坊,有的也不是普城人,二十年前鬧饑荒,你們來到普城,我們當初不是照樣收留了你們。”
“現在,這些石頭城的父老鄉親逃難于此,難道,你們忍心看著他們流離失所,餓死街頭嗎??!”
普城的父老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這個時候的大多數人是質樸的,少數心里不大愿意的人,也不會在這個時候開口。
另一個女人也懇切說道:“大家想想,如果今天落難的是咱么普城人,咱們是不是也希望,能夠找到一喝落腳的地方呢?!!”
聽完后,有不少人輕輕點頭,同意女人說的話。
這時候,人群里,一個頭戴瓜皮帽,架著一副圓眼鏡的男人喊了出來。
“我們聽團長的話。”
這個男人一副忠厚樣,他大聲說道:“我們能幫多少是多少,大家說好不好?!!”
為了加強說服力,這個瓜皮帽男人一揚手:“我負責饅頭。”
這個男人叫李鐵牛,他當初也是逃難來到普城的,得到了好心人的收留,這才在普城安下家來。
那個方正男人對著他點點頭,表示欣慰。
有人開了頭,各種聲音也響起了。
一個女聲道:“鄉親們,我們幫幫他們吧!”
“好,我家可以住。”
“我家可以住四個!”
“我負責棉被。”
“……我家……”
一時間,嘈雜的聲音卻掩不了這暖暖的心。
洪康把他們的話告訴了白玲他們,道:“這普城人,還挺熱心腸的。”
白玲伸手一指那個瓜皮帽男人,喜道:“那就是我表哥。”
洪康抬眼望了過去,就知道了白玲說的是誰。
似乎是靠的比較近了,白玲他們也吸引了一些目光。
那瓜皮帽男人拿了過來,帶著幾分驚喜幾分疑惑道:“表妹??”
他擠開人群小跑了過來。
“表妹,你這是……??”
他看著一幫子小蘿卜頭,又看看洪康。
注意到白玲的憔悴,他急忙接過了她懷里的小女孩。
“表哥……”
“我們跟他們是一樣的。”
順著白玲的目光看向了那群難民,瓜皮帽男人頓時明白了。
“什么都不用說了,先進城再說吧!”
接著,白玲向她表哥介紹了洪康。
瓜皮帽男人聽完,緊緊地握住洪康的手道:“洪先生,這一路真是謝謝你啊!如果你沒什么急事,不如先到城里休整一下,我給你下碗面吃。我跟你說,我做的面,可香了!”
洪康說道:“那就謝謝了。”
另一邊,那些難民正被有秩序的接進城里。
瓜皮帽男人帶著白玲洪康他們過來的時候,那位領頭的方正男人詢問道:“鐵牛,他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