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億的特效成本雖然會掏空林遠的幾乎全部家當,但林遠也沒有想過獨自一人承擔。
光特效支出就要兩億的話,《環太平洋》想要拍出來,制作成本怎么都要奔三億五千萬去了。
再加上宣發,輕輕松松就達到四億了。
就這,還是林遠在男女主零片酬的條件下算出來的。
真的不知道《三打白骨精》是怎么花的4.5億制片成本,難道郭天王和鞏莉的片酬真有那么高?
反正真的沒感覺《三打白骨精》的特效有多好...
別看四億制片成本很恐怖,恐難回本。但其實16年高成本的國產電影還是有不少的。
《長城》的制片成本在10億華夏幣,其中光男主馬特達蒙的片酬就高達1.4億...
《爵跡》的制片成本也在3億左右,雖然《爵跡》沒有馬特達蒙這種【國際巨星】,但從片方打算邀請的那些明星來看,總片酬恐怕也不會低于1.5億。
對于《爵跡》的片酬,林遠還是很清楚的。
《超時空同居》剛開工的時候,郭小四就來聯系大冪冪,希望大冪冪能在里面出演神音。
一個六番戲份并不多的角色,郭小四都能給大冪冪開1500萬的片酬,可想而知爵跡11位全明星陣容主演加起來的片酬要有多高了。
還有大名鼎鼎,后世被稱為雷震子傳的《封神傳奇》,明星陣容比起《爵跡》來說只強不弱,制片成本更是高達五億!
這些電影都能找到投資方,林遠這個剛拿下【17億票房導演】的當紅炸子雞,還愁找不到跟他一起出錢的公司?
光線應該不會剛吃了一口肥的就不認人吧!
...
抱著對《環太平洋》的激情,林遠只能暫時對蘇倫說一聲抱歉。直接一口氣告了一周的假,待在數字王朝跟這兒的工作人員籌備起了《環太平洋》的前期工作。
林遠之前繪制的五個機甲,跟林遠劇本中的機甲名稱設定其實是不太符合的,況且林遠的繪畫水平實在有限,所以林遠的手繪也只能充當美術組的參照。
具體的機甲外形還是要經過美術組那些大佬們集思廣益的多方探討之后才能決定下來。
尤其是【大圣】和【天將】兩個劇中主推的華國機甲,在霸氣的同時,還要結合華國特色、符合代號。
林遠提出了一個構思——【大圣】的外形可以參照齊天大圣的裝備:鎖子黃金甲、風馳紫金冠、藕絲步云履。顏色嘛,當然是華國紅!
至于【天將】,則可以考慮銀白色。
除了機甲的外形之外,怪獸的外形也需要美術組來慢慢斟酌。
之前,林遠不管是《來自星星的你》、《瑯琊榜》還是《無人區》,最多也就是畫出盡可能詳盡的分鏡。
但《環太平洋》這種特效參與度極高,每一個鏡頭都流淌著金錢味道的電影,要想盡可能省錢的話,還是要在開機之前先做一版動畫版的demo。
所謂動畫版的電影demo,就是把整部電影用簡易動畫的方式先制作出來,多方審核通過之后,在拍攝時就要嚴格按照動畫來拍攝。
無論是演員表演、鏡頭移動方式、景別,都要按照動畫里呈現的方式來進行。
這樣的話,不用等現場拍攝結束,在電影拍攝之前,特效就可以提前開始制作。
這樣一來既可以拉短后期的制作時間,又可以節省制作經費。
這種方法只在歐洲某些靠拿政府補助來拍攝的低成本電影上運用過一段時間,而且最初的目的還是為了節省拍攝時因NG、廢片而浪費的膠片。
這一個方法在現在已經越來越少有人采用了。
一是因為進入數字時代之后,拍廢了的片段只需要刪除就可以,并不會因為膠片浪費而擴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