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交易集市此刻儼然已經轉化為了一個小型的城池。
周圍種植水稻的農戶,售賣水稻的商戶,客棧酒樓的老板下人,等等……
這些人已經成為了這個交易集市的長久居住人口。
包括很多來往于安豐路各地做糧食生意的商人,有很多也選擇了在這里安家。
相信隨著產糧區的穩步發展,這些長久居住在此地的百姓,人口會越來越多。
而整個交易集市的房產,則全部是由濠州城官府所營造。
而想要購買這些住宅或者租用這些商鋪,則都需要給杭州城官府繳納一定的銀錢。
同時交易集市也帶動了周邊的黃崗城,濠州城的興盛。
讓原本只是單純依靠本地人口數量緩慢發展的兩個城池,也有了一個穩定的增長基點。
原本因為建造水庫水渠以及產糧區,而使官府銀錢匱乏物質缺乏的濠州城官府。
如今成了整個安豐路最大的土財主。
產糧區的稅收,兩城百姓的稅收,外加商鋪租用的租金,房產出售的收益等等。
很多時候身在壽春城的施才英想要做一些事情時,也不得不與周念商量,向他們借調一些銀錢過來。
為此施才英不止一次的與齊衡抱怨過。
說他這個安豐路總管,錯失了這么大個政績外,平時還得看周念的臉色。
盡管施才英說這話玩笑成分居多,但同時也反映出了黃崗城濠州城這片區域最近的發展速度之快。
其實也不僅僅只是黃崗城,濠州城兩地有長足的發展。
安豐路其它境內的城池百姓,也因為產糧區的發展,解決了最初糧食不足的困境。
同時在解決了百姓的溫飽問題后,也開始朝著其它的方向進行發展。
比如蒙城,作為安豐路境內最大的一個內陸城市,相比于其它城市,它們的水資源并不是很豐富。
但是,正因為他們那里的雨水較少,反而成為了種植棉花最好的地方。
自宋朝起棉花便是作為一種奢侈品所存在。
而它之所以如此的價格昂貴,除了它的數量珍惜,以及確實好用外,它們所出產的產地在一些偏遠的地區也是一個影響棉花價格的重要原因。
如今齊衡在蒙城周邊大范圍的種植棉花,就是想要讓棉花成為大眾可以使用得起的東西,而并不是讓它一直作為奢侈品而存在。
對于如今這個時代所生活的百姓而言,吃穿住行自然是當政者迫切需要為百姓考慮和解決的問題。
吃的方面,在擁有了產糧區后,整個安豐路百姓的主食糧食已經基本可以滿足。
至于其它的配菜肉食,則需要當地種植業以及畜牧業的發展。
穿的方面,隨著安豐路境內的女人在黃崗城婦女政策的引導下,已經漸漸的開始有了一些解放。
這龐大的勞動力,僅僅只是稍微解放一些,便足以供給各地百姓穿衣的問題。
不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今這個時代,紡織業的基礎就是依靠著那些粗布麻而制成的。
到了冬天這些東西所編織而成的衣服,根本沒有辦法起到一個防寒的作用。
所以作為官府,作為當權者,齊衡需要為他們解決的就是棉花的問題。
棉花的問題和產量一旦解決,那么穿衣方面的需求也將徹底的解決。
至于住行方面,住在這個時代本身也不是個問題。
行,也在齊衡大將軍府的主導下,全境都在不斷的用水泥混泥土進行修建公路。
雖然因為工程量太大,還需要時間,但這事情也已經上了軌道。
這些便是齊衡在安豐路這三年主政當中所做的大部分事情。
為整個安豐路境內的發展打下了一個結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