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步,讓華國公民住上自有房比例達到90%,獎勵5億拯救點,9級抽獎次數一次;
第六步,讓華國公民住上自有房比例達到95%,獎勵10億拯救點,10級抽獎次數一次;
第七步,讓華國公民住上自有房比例達到99.9%,獎勵16億拯救點,11級抽獎次數一次;
第八步,讓某一個大洲公民住上自有房比例達到99.9%,獎勵視情況而定,其中南極洲因無固定居民,不做計算,人口方面大洋洲最低,達成目標后獎勵最低,亞洲人數最多,達成目標后獎勵最高,非洲人口僅次于亞洲,由于人均收入遠低于亞洲,達成目標后獎勵僅只是略低于亞洲。(亞洲:獎勵100億拯救點,不限級別抽獎次數一次;非洲:獎勵90億拯救點,不限級別抽獎次數一次……大洋洲:獎勵10億拯救點,12級抽獎次數一次;)
第九步,讓地球人類住上自有房比例達到99.9%,獎勵1000億拯救點,不限級別抽獎次數六次;
在100年的基礎上,消耗時間每縮短10年,獎勵拯救點增加50%,消耗時間在60年之內,額外獎勵與基礎獎勵相等級別的抽獎次數,消耗時間在20年以內,額外獎勵比基礎獎勵相高1個級別的抽獎次數,在20年內若完成第九步,額外獎勵的晉級之星*1。”
注:擁有住房與住上自有房并不等同,前者對于房子所在地與工作、學習、生活所在地沒有要求,后者要求必須每年在自有住房居住時間超過50%——上班、學習等時間也算是居住在自有住房里,前提是晚上回家,或加完班后回家居住,或學校放假后回家居住,居住在自有住房與居住在出租房里呈對立關系。
……
“這個,貌似……大概……也許,的確是有些難啊!”周小波之前就是租房大軍中的一員,所以他很清楚有多有同仁,盡管各方統計資料都顯示華國民眾擁有住房的比例超過85%甚至更高,但實際上很多人的工作地點與生活地點距離自己的住房比較遠,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在家鄉有房子,無論是農村還是家鄉的縣城里,都是一樣,而其工作、生活地點卻是在遠離家鄉的大城市里,這樣就造成了有房卻住不上的結果,還必須在那些大城市租房才行。
國家也一直在調控,出臺降低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以及利率等政策,可隨著大城市的房價越來越高,很多人依然是買不起大城市的房子,只能返鄉購房,或是租出去,或是空置,然后在大城市繼續租房住。
想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可以說很難很難。
而周小波也曾經想過,若是自己能擁有“爐石”就好了,那是某款著名網絡游戲里的道具,在需要的時候,點一下爐石,便能在幾秒鐘之后回到綁定了爐石的旅館。
如果是那樣的話,他就可以經常回家了。
當然了,只有一個爐石還不行,最好是多幾個,一個綁定在家里邊,一個綁定在工作單位附近,一個綁定在消費娛樂場所……
那樣的話,每天就不用花費大量的時間在路上了,也不需要在外地租房住,甭管在哪里上班,都可以住在家里邊,上班的時候點一下相應的爐石即可。
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爐石畢竟是游戲里的物品,怎么可能拿到現實中來用呢,而即便是能夠做到,受限于爐石的唯一性,也是不可以綁定多個地點的,除非是有“飛行旗”那類消耗品,但那又是另一款游戲了。
所以,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的確是有些艱難,起碼周小波就想不到什么好的辦法。
至于說讓人們都進入虛幻天堂里居住,先不說能不能住下的問題,單只是庇護名額就是一個巨大的限制,全世界有五六十億的人口,虛幻天堂里目前的庇護名額也就幾百萬而已,差距足有兩千倍,根本不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