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何等人也?
年輕氣盛敢仗劍殺人,豈是束手就擒之輩?
他一邊掃視四周,一邊將手搭在隨身攜帶的長劍上,準備沖殺出去。
帶隊的百將敏銳察覺到徐庶的小動作,當即喝道:“他想拒捕,動手。”
徐庶奮而拔劍,然而劍剛拔出來一半,幾張漁網朝他當頭罩下。
手持漁網的幾名衙役熟練的交換位置,將他捆的結結實實。
另有幾名衙役手持強弩分不同角度對著他,泛著幽光的箭頭,足以令人望而生畏。
栽了!
徐庶深感不妙,急中生智,高聲喊道:“我因潘鳳將軍的招賢令千里迢迢從荊州趕來,你們怎能如此待我?我要見潘鳳將軍。”
他雖然在來之前對潘鳳存有成見,可眼看就要被抓進大牢受苦,甚至死在里面,還是扯潘鳳的大旗保命要緊。
說不定還能見那潘鳳一面。
此言一出,準備讓人將徐庶拖走的百將聞言一愣,面露遲疑之色:“此言當真?”
這名百將,曾是跟隨潘鳳北擊公孫瓚南伐袁紹的冀州軍一員。
因是鄴城本地人,被潘鳳抽調出來維護鄴城治安。
按照潘鳳的說法,連自家都看不住,白瞎活這些年,也不怕走在路上被鄉親父老在背后戳脊梁骨。
就因為這句話,這群本地人維護治安格外賣力。
好比現在,一聽有人舉報有外鄉人對潘鳳不利,立刻出動抓人。
與此對應的是,他們十分擁戴潘鳳的命令。
一想到征北將軍三令五申要以禮相待前來投靠的賢能,而自己卻當犯人抓了,百將不由頭皮發麻。
他看向老者,意思很明顯,怎么回事?
老者跳了起來,拿出徐庶給的小金塊。
“李二狗,你二姨的表妹是老夫三舅的孫女,老夫還能騙你不成?”
“他要是為了征北將軍而來,何必花錢打探征北將軍的消息?一看就是細作。”
百將微微點頭,深以為然:“有道理。”
然后收走了老者手里的金塊。
不對,是贓物。
徐庶不慌不忙道:“正因為仰慕潘將軍,才會私下打探他的消息,將軍若是不信,大可上報潘將軍,由他決斷。”
“在下奉勸將軍一句,在下身家性命是小,潘將軍名聲為大,倘若因為在下壞了潘將軍的名聲,將軍恐怕擔待不起。”
只要能見到潘鳳,他有十足的把握脫身。
但凡有魄力廣發招賢令,應該不會不顧身份,和他一個小小的士人過不去。
百將心想:將軍好像有說過,若有人前來投靠,可將姓名來歷報給他。
“你叫什么名字?什么來歷?”
徐庶暗中松了口氣:“單福,荊州人氏。”
百將想了想道:“你們幾個將他押往大牢關起來,若他敢跑,可先斬后奏,我去趟征北將軍府。”
徐庶愕然:“難道不是直接帶我去面見潘將軍?”
百將嗤笑道:“將軍軍務繁忙,哪有空一個個見?”
……
州牧府對面長街。
佇立著由原先一棟官宅改成的征北將軍府。
原本在州牧府內辦公的冀州文武,除了少數幾人,其他都跟著換了地方。
有的人天生喜歡依附強者。
韓馥在的時候,這群人能替韓馥效力。
袁紹奪取冀州,他們可以迅速改換門庭。
如今潘鳳虎踞冀州,怎么做,根本不用人教。
誰都知道,韓鈺只是個傀儡。
潘鳳挺韓鈺,他們愿意跟著捧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