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神”不是什么魔咒,也不是武功招式,他只是五種情緒和自在魔力融合后的一種產物。
歸根結底,它還是屬于魔力,只不過一個是魚雷,一個是小米子彈。
當用這種特殊的魔力施展魔咒時,威廉頓時發現了新天地。
這個發現,讓威廉猛然想起自己還有個系統,蟾宮終于有了新變化。
…………
威廉筆記本上記載的第二大研究進展是他繼情緒魔力之后的最大發現。
這個研究的成果源自于他的一項大課題,課題目標是研究魔力與混沌的關系,找尋二者的共同點,分析它們的性質,通過相互指導,尋求對魔力的更深了解。
當時他一度以為這是一項完成可能性接近于零的課題。
因為兩個研究對象一個比一個難纏,比研究大橘每天趴在自己大腿時在想什么還要難纏。
大橘好歹還會打呼嚕,可魔力會嗎?混沌會嗎?
它們會個嘚兒呀。
但困難總是存在,不會因為威廉不去研究而消失。
就像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困難不會無緣無故消失,只是從一個物體上轉移到另一個物體。
威廉覺得很贊,于是拿腦細胞當賭注,毅然決然投入了這個大坑。
他從這個大坑里挖出了很多泥土,最終刨出來一顆金子。
“衍化清濁!”
這個詞匯很中式,是地地道道的東方詞語。
對于自己的生活,對于自己的研究,包括學業、朋友、陌生人……威廉自從在這個世界能拿起一根棍子的時候,他就不甚顧忌自己會中文的事。
當然,這種行為也不張揚,最多關系密切的幾個小伙伴有點大概了解。
當進入霍格沃茨之后,他就更頻繁的使用起中文來。
其實他也沒覺得中文、英文有什么高低之分,兩者在不同領域各有優缺。他只是習慣了而已。
習慣,是連神也無法割舍的東西。
在自己的研究中,他經常會中英文交互使用,有時候還使用一些其它文字,比如魔文。
而這個“衍化清濁”是什么呢?
這還得說到盤古開辟混沌的傳說上來。
混沌沒有怎么辦?那就無實物研究,這道理和演員無實物表演一樣。
別以為研究員都是木頭疙瘩,一旦他們思想奔放起來,宇宙也只是下限。
混沌首次登場就是孕育了盤古,然后就被盤古劈開,變成上清下濁。
那么,魔力可以嗎?把魔力當成子宮,是否可以養出神魔?
把魔力劈開,是不是可以衍化清濁?
理論有了,哪怕只是個神話傳說,它一樣可以指導實踐。
按照慣例,威廉用科學分析總結的方式制定了研究計劃,從開頭提出研究思路,到制定研究目標,再到研究步驟,他一一羅列。
方案一,準備就緒。
方案二,準備就緒。
方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