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父母死后,子女要守喪,三年內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應考,這叫丁憂。
是儒家禮教的舊制,盛于漢代,在漢末丁憂去官很通行,不但是父母去世要丁憂,有的兄弟姐妹之喪也要丁憂。
很多人都以為這個餿主意是孔夫子想的,但其實是《儀禮·喪服》中所提出的,后來記載在《禮記》中,天子以下,喪服分為五個等級: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
服喪的年月分別為三年、期年(一年)、九個月、七個月、五個月、三個月。
元春去世,對于賈寶玉來說,還是要服喪三個月的。
于是,哪怕有著兩個如花似玉的嬌妻,他還是沒有與她們兩個圓房。
對于賈瑞還有薛寶釵送來的問候,賈府眾人是感激不盡,
等到為元春置辦喪事的時候,可是難壞了眾人。
不論是邢夫人,還是王夫人,亦或者是李紈還是探春,對于喪事是從未置辦過的。
因為又有著賈母的吩咐,李紈還有探春只得硬著頭皮置辦起來,倒是鬧出了不小的紕漏。
對此心中不滿的賈赦賈政等賈府眾人,回想起當初王熙鳳置辦秦可卿喪事的時候,那井井有條的樣子,心中都是唏噓不已。
以至于賈璉在累的癱倒在床上的時候,心中對于王熙鳳,不由得懷念起來。
他如今雖然扶了平兒為正房,但是續弦那里入得了賈赦等人的眼。
以至于眾人雖然知道平兒素有才干,也不得替賈家出謀劃策,更別提管家了。
賈璉聽著外面的呵斥還有下人們互相推諉的聲音,心里是一陣心煩意亂。
不知怎的,他突然想到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分明報應!”這幾個字來,引得他不由得苦笑起來……
處理完了元春的后事,對于裝聾作啞的雍王府人,賈政等人雖然心中暗恨,但是也只能將元春的棺槨停在了鐵檻寺。
等七七四十九天之后,送回金陵那里。
由于元春的嫡親兄弟只有賈寶玉一人,而且賈政且認為,大凡侯門公府一代不如一代,總是安富尊榮的緣故。
應該讓寶玉去領略一下什么是世道艱難,人間疾苦,讓他好好看看這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的。
所以他找到了薛蟠,請求薛家能派人一路上庇護寶玉。
薛蟠想了想還是同意了,所以賈寶玉就只好一人帶著仆從,跟著薛家的船隊,踏上了去往金陵之路。
運河邊上,一派離人惘悵的凄涼景象。
寶玉按劍佇立船頭,迷惘的望著天的盡頭。
隨著船夫的一聲“開船了!”
薛家的船隊就這么開始了南下金陵之路。
而榮國公府,自從賈寶玉離開之后,夏金桂就掩蓋不了她的本性了。
每日里與林黛玉是斗的不可開交,就是王夫人也勸解不了。
林黛玉雖然嘴上不饒人,但是她的心里可是敏感的不行,對于夏金桂的言語雖然嘴上不大在意,但是她心里可不是一點都不在乎。
但好在林黛玉嫁給了賈寶玉,她算的上是得償所愿了,心中有了依靠,面對夏金桂的言語攻擊,她是寸步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