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早學一年,就早學一年吧,人家方仲永五歲都能作詩了,自己兒子五歲會背三百千也可以接受。
賈瑞對于薛寶釵的所作所為也沒感到生氣什么的,望子成龍的心態賈瑞可以理解,這也是自己兒子,賈瑞怎么能不為他感到驕傲呢?
賈瑞笑著鼓勵他道:“不錯,朕的蒼兒真棒!”
聽到賈瑞的鼓勵,就是一本正經的賈蒼都瞬間破了防,高興的“嘻嘻”的笑了起來。
眼看太陽高高升起,驅散了早間的寒意之后,賈瑞吩咐道:“開始動手吧!”
同時,賈瑞自己也開始了下手刨土豆。
賈瑞沒有用什么耙子等工具,直接是徒手開始一點點的扒開泥土。
這些宦官眼見賈瑞都沒有用器具,他們紛紛有樣學樣的用手刨起土來。
隨著地里枯枝敗葉下的土一點點被刨開,賈瑞放眼看去,這泥土之下的果實,層層疊疊,個頭都不小!
這時候,一旁等待的眾人的的神色顯得有些緊張。
在古代社會,人們對主糧的印象是五谷。
所謂五谷,分別是稻、黍、稷、麥、菽,其中稷為五谷之長,這稷其實就是高粱,因為在古代,人們食用更為普遍,所以慢慢的‘稷’就成了古人們谷神的象征。
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社稷二字,其實分別是土地之神和五谷之神的合成。
社稷……即土地和糧食。
在古人們的世界觀里,土地和糧食乃是一個國家存續的根本,作為君主,需設社稷壇,并且親自進行祭祀,以希望上天能夠風調雨順。
由此可見,這糧食對于一個統治者而言,意味著什么。
在農業社會,這是國家的基石,是一個王朝興起的必要條件。
這東西……能代替五谷嗎?
就是薛寶釵的心里同樣是如同翻江倒海一般,她雖然也見過這土豆的樣子,但是這產量,她的心中是真的沒有底。
就在這時,只見地里的賈瑞突然從地里抓起了一個個圓滾滾,好像拳頭大小的土黃色東西扔進了一旁的籃子里,薛寶釵一眼就認了出來,那就是土豆。
還沒等薛寶釵反應過來,賈瑞又抓起了另一個土豆,而且速度越來越快,不一會兒,就將這個籃子裝滿了。
眼看自己的兒子賈蒼那里同樣是刨出了好幾個土豆,薛寶釵的那個懸著的心總算是落了下來。
事實上,馬鈴薯收獲比之尋常的谷物收割起來容易得多。
其他宦官同樣是輕輕松松的就從泥土里刨出了一個個土豆,小心翼翼的放進了一旁的籃子里。
他們這些人可是知道賈瑞對于這些土豆是有多么的重視,由不得他們不小心。
人多力量大,沒用多長時間,眾人就將這地塊里的土豆收的干干凈凈,有的不放心,甚至是一個勁的往地下挖,不敢有絲毫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