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衛無人戰機的二期項目已經先期搬入了新廠區,對精衛無人戰機的機型細分工作也在進行中。
在對原來型號進行量產的同時,第一種改型機型-精衛無人戰機二型已經問世。
這是一種只有1.2米直徑的縮小版精衛無人戰機,性能也大幅縮水,但在警用方面卻是得天獨厚。
只裝備了一臺祝融電推和一臺激光炮,最大速度也就是0.2倍音速,約時速240公里,但造價卻下降到了50萬元以內。
可大規模裝備到警察和安保系統,也可以在邊防部隊中為精衛無人戰機一型提供輔助。
紅星公司安保部就率先裝備試用了100臺,效果非常好。
安保部對于目前紅星公司“地盤”爆發式的增長,再也不用感到人手不足了。
這種無人機最大的優勢還是在自動導航系統上。
在固定區域執行巡邏任務,只要設定好巡邏線路,以及對異常情況的處置方案,并不需要每一架都用人來遙控指揮。
這些不知疲倦、從不會分心的無人機,是最好的安保衛士!
公司計劃是先期給安保部裝備三千架精衛無人戰機二型,再配合楊戩甄別系統,那時的紅星公司可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了。
在紅星公司的試點成功后,跟著就是裝備到京城的衛戍部隊,那將是需要上萬架的數量,再推廣到全國,不可想象。
精衛無人戰機二型應該會是精衛無人戰機家族中數量最多的機型。
至于王興計劃實施的民用版本,鐘成暫時沒有同意,泄密的風險太大了。
現在的精衛無人戰機上雖然都安裝了自毀裝置,每一架戰機都在中央服務器上進行了追蹤,但大規模用在民用領域還是保證不了保密的要求。
其實性能優越的無人機在民用領域還是有很大市場的,測繪、勘探、高危作業,甚至是物流行業,都有著廣闊的用武之地。
鐘成就曾想過,使用無人機來送快遞。
只要客戶在窗臺上安裝一個外放的小籃子似的東西,無人機就可以直接把商品從窗戶外送到每家每戶。
再加上自動化的物流中心,那配送效率將會做到下了訂單,幾分鐘就送貨上門的程度。
但他想到這種無人機會造成大量的外賣小哥失業,就沒有考慮實施了。
有時效率提升不一定是好事,到華夏勞動力不足的時候再說吧。
但鐘成還是鼓勵王興開發出更多種類的精衛無人戰機,即使現在不用,以后也用得上。
東海二期工程全面啟動后,鐘成團隊成員的工作重心轉移到工程實施上來了。
設計方案驗證、工藝制定、設備選型、產線布局、人員培訓等等,團隊成員更多的時間都放到了二期工程的現場。
又是另外一種忙碌。
這對老成員不是問題,但對五名新人卻是考驗。
他們并沒有在一線工作的經驗,離開舒適的辦公環境,在嘈雜臟亂的施工現場與現場人員打交道、親自動手解決現場問題,對他們來說都是新鮮事物。
但這也是一名成熟的科研人員必經的過程,一直呆在實驗室里是培養不出優秀的科研人員,與一線接觸設計出來的東西才能接地氣。
在這一點上,鐘成采取了放手的態度,放任他們自己去處理,出了問題,老師們來收拾爛攤子。
盡量給他們自己成長的空間,但如果最后都適應不了,就只有淘汰了。
他的團隊不需要只會讀死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