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成心中驚嘆,你們設計的還是機器人嗎,那就是人了!
600多個執行機構,那是把人體的骨骼、肌肉、關節、筋腱都考慮進去了,有必要嗎?
看著鐘成有點蒙圈的表情,趙唯補充了幾句,但明顯錯解了鐘成的疑惑。
“如果你還不能理解這個的難度,下一次你可以試試攙扶一個爛醉如泥的人回家,你會發現,走五十米所要消耗的能量比你控制自己的身體走五千米還要多。”
“面對這樣的運動系統,你就算找世界上最頂級的控制論專家團隊,外加上幾十臺超級伏羲光腦,都設計不出來能夠替代的控制方案。”
說到這里,趙唯感嘆一句:“而我們人類不但能干好這些事情,而且還只用了很少一部分大腦,在干這個的同時能夠打電話、刷小視頻、跟路過的人打招呼……”
“人類的大腦真是太神奇了!”
“喂,老趙,你也別光感嘆了,要想辦法解決啊!”
鐘成不得不打斷趙唯,智能機器人項目不可能半途而廢的。
趙唯指了一下范成軍,“你來說一下,我剛才說的只有其中的一個難題,問題還很多。”
范成軍又要站起來,被鐘成制止了,讓他坐著說。
“主任,除了師父剛才說的運動控制問題外,還存在兩個大問題,也暫時無法解決!”
“嗯,說吧!”
鐘成平靜地說道,其實心里已經在打鼓了,剛才的問題就不知道怎么解決了,還有兩個?
范成軍說道:“一個問題就是在機器人的光腦中實時收集到的數據量太大了,處理起來太慢,要做到實時反應基本上不可能。”
臥槽!不能實時反應還搞個屁啊!
鐘成心里急了,“數據量有多大?”
范成軍撓了撓頭,說道:“就舉例來說吧,如果在現場看一場足球比賽,那么在設計中的機器人視覺感應器里這個場景的分辨率大約有兩億像素,相當于人眼的分辨率。”
“把這個視頻壓縮一小時大概是10GB,照這樣計算機器人眼睛里看到的世界,一小時就是1TB的數據,每天就最少是10TB的數據量。”
“而這僅是機器人看到的數據,它聽到的、摸到的、觸覺到的數據加起來,每天得有50TB以上的數據。”
“一周下來,一個月下來,一年下來,存儲的數據無法想象,而且還要自動壓縮、去重、備份重要數據,能夠隨機提取、按場景提取、按特征提取,機載光腦根本無法勝任這樣的實時處理工作。”
鐘成剛想說話,就被趙唯打斷了。
“你不要想著降低傳感器的精度來減小數據量,這已經是最低限度了,精度再低連一張人臉都無法識別了,這樣的機器人有什么用?”
我是想說這個嗎?
也就是我了,不然老趙這情商堪憂啊!
鐘成無奈地說道:“小范,下一個是什么問題?”
范成軍小心地看了一下趙唯,說道:“還有就是對人類語言的識別,機器人要聽懂‘人話’很難!”
“嗯?!”
鐘成有點哭笑不得,范成軍這反應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啊,好在趙唯沒什么反應。
不過,他要反應過來就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