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貨運飛機的奇思妙想,鐘成原則上同意了。
只是要求楊希小組做出一定的修改,不要太極端化。
首先是100噸的集裝箱貨柜太大了,在實際應用中,很多情況下裝不了這么多貨物。
鐘成建議改成20噸和50噸兩種規格,同時也將貨運飛機改成兩種規格,600噸和1200噸兩種。
這樣的大型貨運飛機的外形尺寸也就縮小到長30米、翼展30米,這樣的三角飛翼形飛機,氣動布局最合理。
楊希和羅娜接受了鐘成的意見,并要求鐘成給新型貨運飛機取個專門的名字。
他們認為用青鸞來命名貨運飛機不合適。
鐘成想了一下,覺得華夏上古傳說中四大神獸之一的玄武,與貨運飛機比較相配。
玄武是一種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力大無窮,馱運貨物自不在話下。
新型貨運飛機就命名為玄武600型飛機和玄武1200型飛機。
12月25日。
鐘成帶著航空公交系統的具體實施方案,在京城參加了年底的科技研討會。
同時也帶去了趙唯趕工出來的智能機器人的設計草案。
參會的領導和專家學者對鐘成能夠按時完成三個大項目的設計方案都非常驚訝。
鐘成團隊的研發力量讓人感到出乎意料的強大!
與會人員對航空公交系統的實施方案進行了詳細討論。
對幾種新型號民航飛機的設計方案沒有異議,電動式飛機本身就具有天生的優勢,占領民航市場只是時間問題。
眾人均認為必須成立專門的航空服務公司來統一管理,并且把電動飛車管理也一并包括在內。
這個航空服務公司將覆蓋國內絕大多數的客運、貨運、物流配送,并有責任將這些業務向公共事業發展,不以營利為目的。
所以這個航空服務公司必須是由國家來經營。
鐘成規劃的這些未來航空交通工具絕大部分是無人駕駛,也是沒有空乘人員的。
這個航空服務公司的人員主要是空勤管理人員和地勤服務人員,人數并不會太多。
最后,會議做出決定,紅星公司只負責飛機制造,其它事情交由相關部門負責。
工程名稱定為“補天工程”,意為補上華夏天空的漏洞。
工程實施全部交由紅星公司負責,投資規模大小、建設周期由紅星公司與將來的航空服務公司協商決定。
鐘成跟著又講解了智能機器人草案,與會人員沒有什么異議。
除了要求鐘成將來單獨匯報軍用機器人和戰斗機甲的情況,民用智能機器人項目的實施由紅星公司自行決定。
一些專家學者倒是對智能機器人是否在社會倫理方面引發問題進行了置疑。
鐘成解釋了智能機器人其實與人類的智能還是有著天壤之別,在量子計算機問世之前,傳說中的AI是制造不出來的。
并且紅星公司也絕對不會制造出與真人外表近似的機器人,雖然他們有這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