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夏發展戰略規劃中,未來的西京市將成為華夏新的工業中心,華夏將以西京市為核心,全力向西北部發展重工業。
華夏的東部地區將重點發展輕工業和金融、貿易、文化、娛樂產業。
再過十幾年,就不存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說法了。
19年全年華夏的經濟在能源產業的推動下,開始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
預測全年GDP將超過300萬億華夏幣,在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預測將超過63%。
排在第二位的歐聯GDP下降到了86萬億華夏幣,在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只有16%。
華夏人均GDP達到了22萬華夏幣,進入了世界人均GDP榜單的第十名。
這雖然與世界上最富裕的那些國家經濟不進反退有關系,但這也是一百年來最好的成績了。
華夏能以14億的巨大人口基數排進前十,這已經是人類發展史上最大的奇跡了。
人口同為14億的天竺國,人均GDP才1萬多華夏幣,形成了天壤之別。
華夏本身就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西方國家已經在討論歐美貿易圈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性了。
與華夏這些年在經濟上的對抗,給西方世界帶來了災難性后果,這是起初所有人始料未及的事情。
嚴重的經濟衰退、高漲的失業率、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導致科技投入的大幅縮水,大量企業的倒閉。
西方世界已經失去了保護國內市場的信心,輿論普遍認為,融入華夏經濟圈是擺脫經濟困境的唯一辦法。
那些半死不活的企業還有保護的必要嗎?
放棄重工業,大力發展歐美的特色產品制造業、旅游業、服務業、文化產業甚至是農業、養殖業才是正確的選擇。
讓華夏成為唯一的制造大國,為全世界提供物美價廉的工業產品就行了!
在1月15日舉行的紅星重工集團年度高層會議上。
眾人對未來的國際貿易風向進行了評估。
大家都認為在未來兩三年內,紅星公司的產品走向全球市場是大勢所趨。
集團下屬的各分公司都應該在這兩年內做好擴大產能的準備,到時迅速搶占全球高端工業產品市場。
紅星重工的產品是好,但絕對不是便宜貨!
這是紅星公司發展的一個重大機遇,不容錯過!
但公司的產能擴大就涉及到原材料的供應問題,今年必須優先發展的就是紅星礦業公司。
在今年1月8日。
紅星重工集團正式完成了對西北化工的兼并重組,新成立了三家大型分公司。
紅星礦業公司、紅星化工公司和紅星重型機床制造公司。
這三家分公司的總經理分別由原西北化工的董總、林總和鄭總擔任。
其中紅星重型機床制造公司就與原紅星機床制造公司合并,將原機床廠的生產經營范圍擴大到了幾乎所有工業機床設備的生產。
紅星礦業公司除了已經建成投產的鋰業工廠外,還包括一系列的礦產資源、化工原料的開采提煉,專門為紅星重工集團提供原材料供應。
集團決定紅星礦業公司未來五年內在全球范圍收購、開采礦山資源,至少建立十個大型礦業基地。
現在這三家公司成為了開發柴達木盆地的主力,西海工程的規模還在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