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在大屏幕畫面中,四個機器人被食堂負責人帶進了廚房。
只見它們開始分頭行動起來。
悟空一號征得負責人同意,和二號一起動手,將食堂里的一個大型電磁灶連同抽油煙機拆了下來。
悟空三號拿了一個口袋開始收集油鹽、菜刀、菜板還有餐具。
而悟空四號則拿了一個提籃在裝豬肉、大蒜苗、生姜、花椒、甜面醬、生抽、胡椒粉、豆瓣醬。
細心的人還觀察到悟空四號挑選的豬肉是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從一大塊豬肉上一刀就切下來了,并沒有稱重。
范成軍的解說適時跟上,“悟空機器人自身就帶有測力傳感器,它們憑手感就可以準確的切下3斤豬肉,誤差在0.1克以內。”
5分鐘時間,四個機器人各司其職,幾乎是同時完成了工作,提著或抗著東西開始返回一樓會展中心。
所有觀看視頻的人都震驚了。
“它們是怎么做到的?”這是絕大多數人的疑問。
“從視頻中那些廚師們的表情和反應來看,肯定不是預排的,這些機器人簡直太聰明了!”
“這需要多么強大的控制系統進行實時處理!”
一些機器人領域的專家也被吸引來了,在直播節目的評論區開始進行專業分析了。
人們呼朋喚友,觀看直播的人數出現直線上升。
越來越多的人聞訊趕來觀看據說是比人還聰明的智能機器人的表演。
很快,四個悟空機器人帶著東西回到了大廳,在講臺上迅速完成了一個簡易廚房的搭建工作。
那個刁鉆的記者指著悟空一號喊道:“就讓它單獨做吧!”
他已經不自信了,想專門盯著一個機器人來挑刺。
范成軍對悟空一號說道:“一號,就你自己來炒一盤回鍋肉吧!”
悟空一號點點頭,二號三號四號站到了一旁,束手而立。
這一幕同樣震撼了觀眾中真正懂行的人。
“這種一對多的人機交互是怎么實現的,二號三號四號是怎么識別這個指令是對它們發出的?”
“我懷疑這些機器人內部有一個交互網絡,以一號為指揮中心!”
這時悟空一號已經開始做菜了。
只見它麻利地把一口鐵鍋放到了電磁爐上,點火,注入半鍋清水。
又拿起五花肉放入鍋中,生姜切片也放入鍋中,又倒入1勺料酒。
然后悟空一號開始清理大蒜苗,清凈后直刀切段,放到了一個盤子中。
期間,它還不忘在鍋中撒了一些花椒,撇去鍋中的浮沫。
10分鐘后,它將五花肉起鍋,晾涼,切成厚2mm薄片。
讓觀眾驚奇地是,悟空一號無論是切肉還是切蒜苗生姜,都是只見刀光一閃,菜就已經被切好了,分毫不差。
范成軍解說道:“悟空機器人只做一道菜還看不出效率,如果同時做七八道菜,那效率就出來了,是正常人類廚師的十倍以上。”
“給一個五口之家做一頓八菜一湯的大餐,1小時就能搞定。”
這時,悟空一號做的菜已經到了最關鍵的回鍋翻炒階段。
一盤回鍋肉好不好吃,就看這個階段的火候掌握了。
它在鐵鍋中放少許油,加熱后,下入五花肉片煸炒。
炒至肉色透明開始出油,成燈盞窩狀后,又加入一勺郫縣豆瓣醬,翻炒均勻。
加入已經切好的蒜苗頭,翻炒幾下。
再加入3克甜面醬,1勺生抽,適量胡椒粉,翻炒均勻。
最后加入剩下的蒜苗,關火。
翻炒均勻,起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