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難得我家瑞兒有這份心,若是瑞兒能籌齊銀兩,朕就批準此事。”
在得到應許后,最為高興的當然是顧瀟,但他此刻并不好參言,所以全部過程都讓李元瑞一人發言。
“兒臣在這,替徐州百姓先謝過父皇了。”
“瑞兒,不必先謝我,畢竟一百萬兩可不是個小數目,能不能湊齊都還是另外一回事。”
“父皇,兒臣還有一請求。”
“只要不是銀兩的事,其他的只管提。”
“兒臣想立一牌坊,到時候將所有募捐之人的姓名,與所捐的銀兩一一立在上面,作為榮譽一直流芳百世。”
“好,這事朕許了,不過,瑞兒你倒是真是長大了,能把事情想的這么周到,定然是有了幾分把握,朕在這等你的好消息了。”
“兒臣定會全力以赴。”
“稟皇上,徐州前線有事稟報。”
“進!”
“小的陳友三叩見皇上。”
“免禮,是否糧食已送到徐州?”
“還沒,在去往徐州的主道上,突然山洪爆發,阻斷去路,現我們已在想辦法處理,但糧食可能會延誤些時日。”
“所以柳尚書讓小的先回來稟報,可否多派些人過去清理阻礙物,以免耽誤太長時日。”
“批準,陳友三現領二千士兵過去,為其清理滑坡,務必在最短的時日,將糧食送到徐州。”
“小的謝過皇上,這就去。”
“眾愛卿,可還有事上奏。”
本想趁著姜父姜母在,盡快與其提親,可是看到現在情況這般緊急,顧瀟只能先放下兒女情長,為百姓盡一些綿薄之力。
“臣,顧瀟有話要說。”
“顧愛卿,有何要說?”
“按照陳友三剛剛所言,微臣覺得這種形式下去,周邊情況定也會受牽連,應盡快實行瑞王所說的防洪措施。”
之后又將姜笙那日與他所說的話,一一說了出來。
眾臣以及大殿之上的男人,在聽到這番說辭后也都為之后怕,若真出現周邊所有城鎮受災,那必定會流民四起,時候京中也必定受所牽連,深陷其中。
“那顧愛卿覺得理當如何?”
“在銀兩為籌集前,微臣愿領戰士先行去往徐州抗洪抗災。”
“好,顧將軍這般深明大義,朕特許了,即日就可出發。”
“微臣領命。”縱然他很不舍姜笙,但國家有難,匹夫有責。
“這些日發生太多的事,朕有些疼,今日就到此吧。”
“退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