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言口上雖是這么說,但他這次并沒有像以前那般,點很多菜。
幾人望著飯桌上,唯一一道的葷菜,目光不由看向閻言。
“師兄,你這是性情大變啊。”
閻言臉微微紅,夾起一塊紅燒肉放于嘴中,邊吃邊說道:“百姓有難,我豈能還大魚大肉,有點肉開開葷就好了。”
看著大口大口吃著肉的他,姜笙打趣道:“可是這一盤肉,都被你一人吃完了,我們可一口都還沒吃。”
閻言有些尷尬的笑著說道:“一時沒控制住,這不還有幾塊嘛。”說著就夾起一塊,準備放到姜笙碗中。
瞧著他那不舍的樣子,姜笙也就不在逗他。
“逗你的師兄,喜歡你就多吃點,我再點就是了。”
之后又點了紅燒魚,悶黃雞兩樣菜,在菜上桌的那刻,閻言不再自顧自己吃,而是撕下二只雞腿放到了圣醫與姜笙碗中。
“師傅,師妹快吃雞腿。”
“還算你小子有點兩良心。”圣醫笑呵呵的拿起雞腿啃了起來。
姜笙雖沒閻言那般夸張,但從來徐州后,都是一直陪著百姓村民們一樣伙食,所以她也就不客氣的吃了起來。
飯后,幾人各自閑聊了幾下,也就回到房中休息了起來。
就這樣,時間又過了一日。
第二日,幾人在客棧吃好早飯后,圣醫與閻言則留在城中幫忙,顧瀟與姜笙則出發去了城北駐扎。
等倆人到了駐扎隊后,顧瀟便領著姜笙去參觀了河道。
當姜笙來到了河道之上,看到了大家干活分工明確,各做各的,每一人都在盡所職責,并非哄亂的亂弄。
雖說原先士兵以有二千人,但加上自愿參與的百姓,少說也有三千多人。
大家都干的格外帶勁,也都十分認真,所以效率也就不由加快了些。
但若要與21世紀相比起來,那就真是慢了,太多太多,總而言之,就是根本不能相提并論。
因為這個時代,每一樣,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好在這次自愿加入對百姓們,都是自己帶著工具來到了河道旁邊。
像21世紀根本就無須這般麻煩,因為那時已有了挖掘機、推土機、升降機等等。
而在這里,所有程序,全部都要靠人力,用鋤頭刨,用鐵锨鏟,用筐子裝,用擔子挑。
可想而知,光憑這些最基本最簡單的工具,效率那是能與21世紀相比。
看著原本很簡單的一個工程,在21世紀只需要一天,就可以完成的工程,在工具器械缺乏的年代,那就得需要一周,甚至是一個月都很難完成。
所以在古代,每一次興修河壩,一動輒就需要幾千人,甚至是幾萬人,大家都就是擼起袖子拼了命的不停干。
干累了就揮一揮衣袖,擦擦身上的汗珠,然后又繼續埋頭苦干。
大多百姓從一來,吃住都在帳篷里面,自從參加了修河道堤壩以來,就都再也沒有回過一次徐州城。
原先這幾日,顧瀟就一直呆在這,雖說姜笙已將初步設計圖畫好,但他還得依據考察這里的地勢,與姜笙的設計圖合二為一做出初步的規劃。
就像他們現在所看的這個地勢,因為狹窄徒峭,所以也就作為后期的提壩所用之地。
哪個地方地勢最為狹窄陡峭,就修建成堤壩。
還有就是他們一來的地方,則是用作加以分流來用,分流的在上方,又是用作加寬河道等等都被他一一劃分的清清楚楚,所以工程一旦做起,也就要快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