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伯手里是攥著錢走過來。
他伸手拉陳美和陳燕“快起來吧,我們也沒多少,還得留著些買化肥買種子,就50元,你再去別地兒借點吧!回糯租老家找你舅舅們,他們應該能多少幫一點的!”大概是因為王大嬸的緣故,錢借到的不多,但陳燕已經感激涕零了。
她趕緊起來低頭哈腰的千恩萬謝“謝謝,謝謝大伯!姐,你快拿著啊,愣著干啥?”
陳美這才接過錢沖王大伯道謝。
王家的幾個孩子全伸長了脖子看著這邊,陳燕莫名的心虛,不敢對上他們的眼睛。
她心里開心,因為借到了錢。
“大伯我就知道你會借的,這村里就你心腸最好!”她的額頭亮起了一個大包,眉梢卻揚了起來。
只要有人肯開頭,就不怕其他人不借。
人就是這樣的,沒有人做這件事的時候總是誰也不肯開這個頭,但凡有人開了頭,后面也就有人跟著來了。
陳美擦掉臉上的眼淚“謝謝大伯,您的恩情我一定牢牢記住,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
那天晚上秋風很大,刮在兩個單薄的女孩子身上讓人瑟縮。
她們一家一家敲開村民的門,一次一次被拒絕。
然后再接著敲。
每每去到交情好一些的人家就跪下來,求人家借錢。
直到深夜她們才捏著借到的一百元緩緩向家走去。
“就這一百也不夠啊,交完學費就沒了。”陳美說。
“姐,別氣餒,咱明天到其他村的親戚家里接著借。你是借去上學的,等將來你當了老師多風光啊,那時候連本帶息的還給她們。”
陳美點點頭“我一定要去上學,一定要脫離這樣的生活,一定會的!”
因為過于用力,她那兩顆大大的門牙磕在一起,引得陳燕哈哈大笑起來。
回到家已是深夜,陳燕爬到院子里的土墻頭上坐著。
她說看著月亮的時候她心里會好受些,因為她知道世界上所有人看到的都是同一個月亮,不會因為她窮就看到的不一樣。
也許是太早的認識到家庭的困境,她的少女時代充斥著不該有的晦澀和悲傷,心智也比一般女孩子更加成熟。
不過,她這樣的人,第二天隨著太陽的升起又會鉚足了勁兒和命運宣戰。
她不會一直傷春悲秋,也不喜歡郁郁寡歡的生活。
無論遇到什么事情她覺得都能挺過去的。
那些悲傷抑郁如同云彩一般飄進她的天空又隨風飄走。
而她如同車前草一般,但凡有個縫隙有點土就會扎根在那里接收陽光雨露,然后野蠻的生長!
最后陳燕和陳美借到了兩百多元。
在那年頭兩百多是筆不小的數目了,她帶著那些錢離開家鄉,到建水求學,一走就是三年。寒暑假也不回來,在外面打工,賺生活費。
等她學成歸來,已是扎根這片熱土,令人敬佩的鄉村女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