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得找你父親的。畢竟他是戶主,你們沒分家,要戶主簽才行。”
劉秋點點頭“好好好,我這就回去和他說。”
劉秋的父親劉家榮是個保守派,家里的兄弟姊妹都出去逃生活了,就他還留在家里。當然,一是為了照顧母親;二是他老婆魏海仙身體不好,不易奔波;三是因為他本身就不是個有很多主意的人。以前他也當過小隊長,1985年的時候家里家里窮得快揭不開鍋了,他也沒從糧倉里偷一粒米出來給孩子吃。他這輩子也沒啥野心說要成為什么什么樣的人,他只想活下去,帶著一家人活下去。
所以對于承包荒山這事兒,劉秋覺得自己的爸爸大概率不會支持。
果然,他回家一說這事兒劉家榮就道“家里哪有錢去承包荒山?”
劉秋道“隊長說了,那山因為距離遠又沒有水電三十年只收我們家八百元錢。這種好事你都不要?”
劉家榮就罵他“年輕人,腳踏實地的,不要老想著天上掉餡餅的事兒。人家也說了,沒水沒電,你怎么在那里種地?”
因為是晚上,一家人正在客廳看電視呢,魏海仙也靠在彈簧沙發上看電視。看起來氣息微弱。
“我就是腳踏實地才想著去包山的。”劉秋道。
陳燕也開了口“爸,你也知道家里地少,現在這點地的莊稼只是勉強夠我們一家人糊口。可是以后呢?老弟也是馬上就要結婚的年紀了,他結了婚再生了孩子,到時候我們一家人怎么過?大人也倒是算了,可孩子呢?總得養活孩子不是。”
劉家榮陷入了漫長的沉默。
陳燕怕自己說的話觸怒公公,于是也不說話了。
好一會兒劉秋才又開口“爸,您不為我們想,總得為我媽和您的孫子孫女想,現在除了包地,沒別的更好的出路了。有了地,咱們多種點糧食,好歹不會挨餓!”
劉家榮看看劉秋又看看旁邊坐的劉定,這才開了口“劉定,你同意家里包山嗎?”
劉定打小就跟著哥哥抓魚摸蝦到處蹦跶,他覺得哥哥做的事那一定是正確的,現在也是。父親一問他,他立刻點點頭“我愿意啊。我哥都愿意,我咋不愿意?”
“明天你們哥倆跟我一起去隊長家,大家一起去山里看看再說!”
劉秋點點頭。
第二天劉秋,劉定和劉家榮就找了隊長一起到山里了。難怪承包不出去,走路都要二十多分鐘,還得是腳程快的人。山倒是大,估計有五六百畝,可是一棵樹也沒有,真真是荒山了。可有什么辦法呢?不包連地都沒有,至于路遠啊,沒電,沒水啊這些困難只能以后慢慢攻克了。
劉家榮見劉秋那么堅定,就算看到山上如同一片荒漠也還是絲毫不動搖,心里也軟了下來。他想,也是時候給孩子找一條出路了。包就包吧,包了以后就讓他們好好奮斗!
1992年4月劉家榮帶著劉秋和劉定到村小組簽訂包山合同。
他說,這山遠遠看起來真是像頭大象就叫它“象山”吧!
那是他為孩子們尋的唯一出路。
陳燕沒想到,她在那里一奮斗居然就是三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