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和丈夫自育樹苗的事情很快就在村里傳開了,人們紛紛議論這家小兩口是否能成功培育樹苗。農村生活貧乏無味,一點小事兒也能變成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有人說他們這個想法好的,有人說等他們培育了樹苗可以低價找他們購買的,但大多數人不看好。
一是農村人大部分大字不識,只會傳統的農耕,并不了解培育樹苗等這些事情,覺得他們沒那么大本事。二是他們還很年輕,沒經歷過什么風浪,大部分人覺得是小年輕糟蹋錢。
但他們的樹苗最后出芽率高達95%,成活率高達90%。陳燕和劉秋就這樣用最少的錢給自己培育了第一批樹苗。
林業站的同志聽說后紛紛到他家育苗地里走訪,陳燕開心的給他們講述自己和劉秋如何拉土,如何一天天彎著腰點種子……
不少農戶也紛紛向陳燕打聽他們的樹苗是否出售,陳燕和劉秋多方考慮后決定以兩毛錢一顆的價格出售兩千棵桉樹的樹苗。
這樣可以緩解一定的經濟壓力。
恰逢縣城到鄉鎮的路澆通了,路邊的綠化需要種植樹苗。林業站也提出希望陳燕和劉秋可以培育兩萬株柏樹樹苗以每株2毛錢的價格給林業站用來做鄉鎮道路和村村通道路的綠化。
陳燕毫不猶豫就答應了,她在心里跟自己說“有錢不賺是傻子。”
1993年的春天,陳燕和丈夫開始種植第一批樹苗。因為答應了林業站要培育兩萬株樹苗所以陳燕和劉秋分頭行動起來。
陳燕負責培育樹苗的事情,劉秋則帶上弟弟劉定和爸爸劉家榮每天用騾子馱著樹苗到象山種樹。
陳燕一個人培育不了那么多樹苗,于是找了幾個村里的大媽來做臨時工和她一起育苗。到五月份的時候種子終于全部裝好了。
種樹苗比較耗費時間和精力,加上還在象山種植了一塊煙,和幾塊玉米,所以劉秋他們的桉樹苗和柏樹苗還沒有栽完。
陳燕就和他們一起上山栽樹苗,一起管理煙樹。
六七月份到了掀煙葉烤煙葉的時候,把那煙葉子掀回來一烤,出來全是花里胡哨的。別人家的葉子烤出來都是金黃的,只有象山的煙葉,烤出來上面像油畫一般。這樣的煙根本買不上價格。
劉秋一家子心都涼了,承包了那么大一座山,卻不適合種植整個鄉鎮人民賴以生存的烤煙,無疑是致命的一擊。
陳燕也失落,這大半年的煙葉白種了,賣個屁呦!
可是第二天一早,劉秋和陳燕又神采奕奕的起來去干活了。
難道不種植烤煙就活不下去了?他們種水果,一樣也能活下去的。
陳燕從小就生活在艱難的條件之下,長期的營養缺失讓她瘦得風一吹就要倒似的;再加上經年累月的高強度勞動結婚很久她都沒有懷孕。
陳燕有時候月經就會不調,有天劉秋看著報紙問她“你不是手腳冰涼,每個月都來的那個不太正常嗎?”
陳燕點點頭道“是啊,我月經不調,一年四季手腳都是涼的。這有什么奇怪的?”
劉秋說“我看報紙上說你是體內寒冷,然后常年營養不良所以才所以月經不調,難以懷孕的。你信嗎?”
陳燕自然是信的,她一直覺得劉秋很睿智,看看書就什么都學會了。
“報紙上說吃的好一點慢慢就會正常的,孩子也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