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開春的時候口蹄疫到處漫延,鄉鎮上所有的牛都被拉去生化處理了。
陳燕和鄰居一起共享的那頭中年水牛因為眼眶發紅也被認定是疑似病例,最終逃不了那一劫。
她和丈夫當初花600元錢租用水牛一年,可從去年秋天到今年夏季只有半年左右,于是她提出要二大伯家還他們300元。
二大伯聽了指著她罵“牛是你愿意租的,我也不是不讓你使用。現在是獸醫站的說這牛有病必須處理了。你以為我愿意?我也希望他活著為我們多拉點東西!可我……”
陳燕站在他家門口的院子里,腦袋一陣陣嗡嗡的響著。他說的好像也不是沒有道理。
“可我總不能就這樣白給你300元吧!你也知道我們的情況!我……”陳燕都要哭出來了。
“算了,算了,就還你100元,多的沒有,你愛要不要吧!”說罷轉身進屋里了。
陳燕追著他進去“我要我要!”
于是二大伯又拿了100元的零錢給陳燕。
管他100還是200吧,總比一分沒有的好。
雖然山里有了桃樹,梨樹,柏樹,桉樹,但這些樹木的長成需要時間,需要等待。
但他們欠的三萬元等著他們還,他們還有孩子也需要養活。種玉米和洋芋所得的收益實在太小,于是兩口子商量著要栽種點其他可以當年有收益的農作物。
陳燕幾乎是一瞬間的靈光閃現“不如種西瓜吧!我在昆明的時候看到買的人可多了,而且還貴!”
劉秋也覺得靠譜,主要是這山里的黃土地,很適合西瓜的生長。而且西瓜的種植不需要那么多的水,以云南的天氣來說,只要不鬧干旱足夠了。
他一拍大腿“要得!就聽你的!”
于是揣上200元劉秋到昆明買來了一桶一桶的西瓜種子。
回來后劉秋先像培育樹苗一樣把西瓜苗培育在育苗盤里,然后兩個人開始用鋤頭開挖地。在山頭平一點的地方開出了七八畝的地來,把塘打好,等西瓜苗長大一點就種到地里。那時候剛好雨水落地,西瓜苗就能得到天降的甘霖。
那是1996年的春天,陳燕每天都是挖地,打塘。
一個月后終于西瓜苗培育出來了,地也挖的差不多了,陳燕和劉秋兩個人抬著育苗盤到地里再西瓜。
陳燕把西瓜苗一株一株拿起來,放到打好塘的黃土里,再用小鋤頭把旁邊的土推進去捂住西瓜苗的根部,然后澆一瓢水就好了。
到了下午兩個人就扛著塑料薄膜,一個個人在一頭站著,另一個人拿著薄膜慢慢順著地拉到地邊,把塑料薄膜蓋在西瓜苗上面,用些石塊和土壓在薄膜的兩邊固定住。陳燕就拿一個尖利的棍子從薄膜上方正對瓜苗的地方戳下去,波的一聲,薄膜破了個洞,她用手輕輕把瓜苗的嫩芽掏出來露在外面。
黑色薄膜的使用可以保留更多的水分,讓西瓜苗得到更多更持久的水和營養,這樣大大可以提高存活率。
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有時候天下雨了陳燕就更開心了,因為在雨天去栽西瓜苗可以節省些挑水的力氣。而且下雨天干活涼快,不會曬得人蛻皮。
陳燕自從來到山里已經記不清自己到底褪了幾次皮了。有時候臉頰疼得讓人咂舌,陳燕就用水沾濕毛巾放在臉上涼一涼,感覺就像冰鎮一樣,也就沒那么痛了。
自從牛被處理后陳燕和劉秋就又回到了肩挑手扛的年代。
很快就到了夏季,西瓜成熟了。可瓜是熟了,運輸就成了最大的難題。從象山到集鎮上有四公里,全是山路。彎彎扭扭,像羊腸小道。
陳燕很快就進入賣水果的狀態,每天一大早兩個人就起床,挑著扁擔籃子到地里摘西瓜。
那西瓜個頭大啊,一個籃子一次只能裝得下兩個。陳燕和劉秋一人挑著四個西瓜就下山了。